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徐州沙塘站废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1:16

  本文关键词:徐州沙塘站废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高楼大厦的不断涌现,许多建筑开始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它们的结构、功能开始不被适用,与周边城市建设不协调,设施的老化,无法被社会使用,从而使其被废弃,搁置于城市的角落,同时其周边环境也被浪费。一些有记忆的建筑被拆除,重建成高楼,形成千城一面的现象,没有特色,缺乏个性。建筑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状态下被建造,是顺应当时当地的功能需求,是城市发展的故事的承载者,是城市发展阶段的重要凭证,属于不可再生的建筑资源,应加强对这些废弃建筑的重视,对其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的改建利用,以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性改善,这不仅需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要有对文化历史的保存意识,合理吸收和宣传文化历史,丰富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个性化,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废弃建筑的形态特征与其改造的具体表现,客观指出现当代在废弃建筑改造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实践设计作参考。通过寻找相关理论作为研究依据,如历史建筑保存修复中的整体性原则和原真性原则为设计提供了主体思想,即设计中要尊重原有建筑形式特色;如生态可持续理念中的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强调原有资源的利用与生态平衡为设计提供了改造方式,即设计中将原有废弃公共设施进行再利用;以及场所精神中的场所性,为设计提供了情感特性,即在设计废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文化空间的驻足感。归纳探究相关策略方法,分析城市废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再利用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徐州沙塘站的实例改造,探讨可运用的设计策略。第一章探讨现如今城市废弃建筑的改造现状,以及其改造的意义及方向。第二章探究废弃建筑的相关改造策略。第三章针对改造地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地域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再利用此地与当地城市建设相适应。第四章对徐州沙塘站废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设计思路,对原有格局重新规划再利用,将其分为两个主要区域——徐州铁路文化区和休闲生活娱乐区。在设计中运用铁路相关主题元素,合理利用并改造实际遗留的废弃公共设施,如铁轨,守车以及相关部件,凸显铁路文化特色,在整体上重新布局,包括内部空间,外部景观和公共设施。最后,第五章总结并展望城市废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意义。
【关键词】:废弃建筑 景观再造 功能置换 再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7
  • 1.1 研究背景9-12
  • 1.1.1 我国城市发展状况9
  • 1.1.2 国内外废弃建筑的研究及改造现状9-11
  • 1.1.3 我国废弃建筑研究及改造所面临的问题11-12
  • 1.2 研究的对象12
  • 1.3 研究目的12
  • 1.4 相关理论依据12-14
  • 1.4.1 历史遗产保护理论12-13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13
  • 1.4.3 场所精神理论13-14
  • 1.5 研究意义14
  • 1.6 研究方法14-16
  • 1.7 文章结构16-17
  • 第2章 城市废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改造策略的探究17-24
  • 2.1 功能置换策略17-19
  • 2.1.1 废弃建筑的功能置换17-18
  • 2.1.2 废弃设施的功能置换18-19
  • 2.2 保护历史策略19-20
  • 2.3 地域文化策略20-23
  • 2.4 可持续发展策略23-24
  • 第3章 徐州沙塘站项目分析24-29
  • 3.1 沙塘站的历史背景24
  • 3.2 沙塘站的地理位置分析24-25
  • 3.3 沙塘站的周边环境分析25-27
  • 3.4 沙塘站废弃现状分析27-29
  • 第4章 徐州沙塘站改造的设计研究29-39
  • 4.1 设计思路29-31
  • 4.1.1 一个原则30
  • 4.1.2 两个主题区域30
  • 4.1.3 三大特色30-31
  • 4.2 主体建筑功能置换31-35
  • 4.2.1 外部保留31-33
  • 4.2.2 内部空间重构33-35
  • 4.3 周边环境的景观改造设计35-38
  • 4.3.1 废弃设施的再利用35-36
  • 4.3.2 景观的规划设计36-38
  • 4.4 改造后的社会效益38-39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附录43-44
  • 图片索引44-46
  • 附件46-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超;论哈尔滨城市建筑风貌多元化与保护[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2 王明浩;李小羽;;天津市建筑风貌与城市特色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3 韩伟光;;满洲里市建筑风貌与城市特色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朱华;;浅论浦东建筑文化建设[J];中外建筑;2007年10期

5 赵仲毅;张锡英;;寓建筑于环境之中——谈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问题[J];建筑学报;2007年12期

6 轩遄;;看建筑品文化[J];新湘评论;2008年03期

7 傅娟;;岳阳近代西式建筑[J];古建园林技术;2008年01期

8 全世海;;浅析天津近代西洋建筑文化[J];天津电大学报;2008年02期

9 向晓航;;融合与碰撞——我国当代建筑的思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8期

10 刘西;;“新乡土主义”在建筑风貌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以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筑风貌研究为例[J];规划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元鼎;;岭南新建筑的特征及其地域风格的创造[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2 陆家桂;;建筑:城市文化的标志——兼谈建筑的设计美[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3 陆元鼎;;岭南新建筑的特征及其地域风格的创造[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张健;谢毅;杨洪露;魏磊;;三峡库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体系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田亚莲;;谈黑井建筑文化的艺术价值[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6 陈樟德;;杭州吴山传统建筑与风景资源研究[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郑金荣;罗熙文;;城市化进程中村落旧建筑的再利用研究——以深圳太阳山艺术中心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8 赵仲毅;张锡英;;寓建筑于环境之中——谈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问题[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陆琦;梁林;;传统风格建筑的现代重构——以惠州天后宫项目为例[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岳川;;广东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第六届优秀建筑论文评选[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晓明;提升建筑风貌 改善城乡环境[N];绵阳日报;2009年

2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所 赵瑾;让现代功能与地域特色催生建筑美[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莹莹 实习生 刘庆;80余幢建筑 乔装打扮换“新衣”[N];绵阳日报;2010年

4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王大治;哈尔滨建筑:中西合璧的典范[N];光明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胡续发;加强全省城乡建筑风貌规划和监管[N];海南日报;2012年

6 王宁;水乡特色:东莞建筑风貌设计惹争议[N];中华建筑报;2013年

7 顾孟潮;建筑“门外汉”的社会担当[N];文艺报;2014年

8 记者 吕禹 实习生 沈锡敏;875幢建筑修整完成古城面貌焕然一新[N];绍兴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 程莉莉;雷人的建筑该消停消停了[N];工人日报;2014年

10 实建;广州建筑:开放,然后包容[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健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的地域性[D];清华大学;2009年

2 杨思声;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侯正华;城市特色危机与城市建筑风貌的自组织机制[D];清华大学;2003年

4 王信;美国旧建筑再利用制度安排及对上海的借鉴[D];同济大学;2007年

5 苏宏志;系统科学的建筑观与创作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升;“内地化”进程中甘孜州城镇传统建筑类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丁鼎;北方传统建筑——“阁”的比析及其现代演绎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蒋力;秀山梅江河地域特色风貌建筑设计探索[D];重庆大学;2015年

4 夏天;徽州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传承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5 章磊;厦门营平片区风貌建筑保存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6 徐岩;河南省神W暪耪蚍缑脖;す婊甗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代伟;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批判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中方;秀山梅江河旧建筑更新与风貌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刘妍彤;徐州沙塘站废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杨猛;建筑的生命性[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徐州沙塘站废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8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0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