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初中篆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性探究——以《一起来篆刻》单元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10 23:32
  本研究以实现篆刻在初中学段教学中完整高效的落实为核心目标,尝试将混合式教学环境与新材料习练篆刻工具同时投入教学实践,探究初中篆刻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效果。运用调查法梳理传统篆刻体验难点;运用对比法找出数字化混合式学习在篆刻教学中的优势所在;运用实验法优化篆刻技法体验所涉及的材料;运用观察法评价研究目标达成效果。通过探索与研究,基于新材料和数字化手段进行课程的设计,尝试将篆刻教学在初中学段中进行落实。目前在使用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七年级(上)教材中《灿烂的书法艺术》单元与八年级(上)教材中《感受古老文明》单元中,就有涉及到篆刻教学的要求与课程标准,可分为印面设计与篆刻技法体验。然而受限于初中学段学情、材料工具准备及工具使用安全性的考量,篆刻课程往往削弱或避过篆刻体验部分,使得课程偏向于平面化。在印面设计环节中,传统的图示法和讲授法以及纸质手绘的呈现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习者,使得篆刻教学落实的不够充分。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初中篆刻教学中落实不充分的两处阻碍,即印面设计与技法体验课程,通过混合式教学法的引入与新材料篆刻习练教学具的开发提升教学效能,切实将初中学段篆刻教学落到实处,弥补篆刻体验习练...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有关篆刻教学实践的研究现状
        2、国内外关于新材料篆刻工具介入教学的研究现状
        3、国内外关于数字化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对象
        1、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1、运用调查法梳理传统篆刻体验难点
        2、运用对比法分析混合式学习在篆刻教学中的优势
        3、运用实验法优化篆刻技法体验所涉及的材料
        4、运用观察法评价研究目标达成效果
第二章 初中篆刻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以学习者为中心
    第二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
    第三节 用技术支持教学
    第四节 创设趣味性情境
第三章 初中篆刻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1、篆刻艺术(形式美与文化美)
        2、混合式教学
    第二节 混合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优势
    第三节 不同材料在篆刻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第四节 中国篆刻与西方版画教学的比较与分析
第四章 初中篆刻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结果
        2、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美术教师与教研员访谈
        1、访谈对象
        2、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初中篆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1、初中篆刻教学中的问题
        2、初中篆刻教学中的对策
第五章 初中篆刻教学实践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第一节 初中篆刻教学趣味引领与大概念统整
        1、基于大概念的教学题材选定
        2、基于大概念的教学环节增设
    第二节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1、课前的在线预习与欣赏
        2、课堂的线下互动与合作
        3、作业的线上展示与评价
        4、课后的在线巩固与分享
    第三节 初中篆刻教学中习练用教学具的开发
        1、章石易刻化
        2、篆具安全化
        3、配材有效化
第六章 初中篆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以《一起来篆刻》单元课程为例
    第一节 《一起来篆刻》单元课程的设计
        1、单元课程设计说明
        2、单元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3、单元课程教学目标
        4、单元课程教学重难点
        5、单元课程教学内容
    第二节 《一起来篆刻》单元课程的实施
        1、玩“篆”《百家姓》课程实施
        2、“篆客”《一家亲》课程实施
    第三节 《一起来篆刻》单元课程的评价
        1、评价内容整体化
        2、评价方式多样化
        3、评价主体多元化
        4、评价工具多维化
    第四节 《一起来篆刻》单元课程学生作业展评
        1、第一课时玩“篆”《百家姓》作业展评
        2、第二课时“篆客”《一家亲》作业展评
    第五节 《一起来篆刻》单元课程的反思
第七章 初中篆刻教学的实施成效
    第一节 新材料篆刻对传统篆刻教学体验的改变
        1、学生对篆刻教学的传统认知的转变
        2、学生对篆刻学习从“被动”变“主动”的兴趣转变
        3、学生在篆刻学习从“呆板”变“活跃”的课堂氛围的转变
        4、学生对美术学习由“低”变“高”的效率转变
    第二节 数字化混合式教学课堂对初中篆刻教学的促进作用
        1、混合式课堂布置更多变
        2、希沃白板促进师生交互
        3、混合式教学平台对教学的贯穿
        4、平板电脑推进师生“教”与“学”
    第三节 单元课程促进学生对“大概念”与“基本问题”的思考
        1、教学环节中“基本问题”层层递进
        2、借助“大概念”统整培养高阶思维
        3、让单元课程成为传承与创新新起点
第八章 初中篆刻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初中篆刻教学的思考
        1、本研究创新之处
        2、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第二节 初中篆刻教学的展望
        1、数字化课堂成就学习新可能
        2、APP推动学生自主探索新发展
        3、数字化与纸媒手绘的混合
        4、新材料篆刻工具填补“学艺”断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本文编号:3992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992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b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