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手感创作思维的城市坐具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08 14:20

  本文关键词:基于手感创作思维的城市坐具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坐具作为城市的重要设施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除了满足其基本的功能之外还是城市一个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体现和标志,它体现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应该具有明显的个性和地域文化特征。但是由于工业化的冲击和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盛行,过度标准化和大量复制,导致了很多城市坐具同质化趋势严重,个性、地方特色的消失,呈现出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局面。“手感”一词源于日本,手感设计注重经由手作而传递出的情感经历与体验,进而唤起相关联的回忆,是一种生活文化中强调手感价值的设计思维,此种设计思维强调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已经开始在工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领域受到重视。本课题将城市中的“城市坐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手感设计思维对其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期望找到一种设计城市坐具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探讨了手感设计思维的关键要素;通过对手感城市坐具特性进行分析,指出手感城市坐具设计是避免同质化的城市坐具设计趋势使然,手感城市坐具能够唤醒某种地域文化经历的情感与回忆,是纪念性文化景观环境场中的得体要素,必须具备个性化、高识别度和认同感的表现形式;探讨了基于城市坐具设计的手感创作思维方法,指出手感创作思维三个重要的要素分别是:地域性的材料与工艺、区域性生活文化与经验的转换以及手感特性对于地域文化的诠释形式,并总结了具体到城市坐具设计过程中应用手感设计思维的方法与技巧;以长沙市的城市坐具设计为例,运用手感设计思维方法创作了橘子洲长凳、挂面座椅和乘云长凳,通过概念设计方案阐明手感设计思维在城市坐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重要价值。研究表明手感设计思维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更广阔、更贴近生活的创意发掘方式,可以成为为文化与景观类产品提供另一种更回应生活的创作思维。
【关键词】:手感 手感设计 城市坐具 地域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8.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动机9
  • 1.2 课题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9-13
  • 1.2.1 手感创作思维的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城市坐具的发展情况及趋势的研究现状11
  • 1.2.3 国内外城市坐具设计的理论研究和现状11-13
  • 1.2.4 手感设计思维在城市坐具设计中应用的研究现状13
  •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13-14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目的14
  • 1.3.3 研究意义14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14-16
  • 1.4.1 研究方法14-15
  • 1.4.2 研究框架15-16
  • 2 手感创作思维的内涵16-26
  • 2.1 审美价值的变化16-17
  • 2.2 手感的定义与内涵17-19
  • 2.2.1 手感的定义17-18
  • 2.2.2 手感的内涵18-19
  • 2.3 手感在当下设计环境中的释义19-20
  • 2.4 手感创作思维的案例解析20-25
  • 2.4.1 上下20-21
  • 2.4.2 Yi i21-23
  • 2.4.3 Nendo23-24
  • 2.4.4 Yothaka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3 城市坐具的“手感”内涵26-33
  • 3.1 城市坐具的相关概述26-27
  • 3.2 避免同质化的城市坐具设计趋势使然27-28
  • 3.3 唤醒某种地域文化经历的情感与回忆28-30
  • 3.4 纪念性文化景观环境场中的得体要素30-31
  • 3.5 个性化、高识别度和认同感的表现形式31-32
  • 3.6 本章小结32-33
  • 4 基于手感创作思维的城市坐具设计方法33-50
  • 4.1 手感创作思维的关键要素33-34
  • 4.2 地域性的材料与工艺34-38
  • 4.2.1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坐具材料选择34-37
  • 4.2.2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坐具工艺与技术37-38
  • 4.3 生活文化与经验的转化——城市坐具的故事性38-47
  • 4.3.1 生活文化与经验的提炼与发掘39-44
  • 4.3.2 生活文化与经验的转化方法44-47
  • 4.4 手感价值的诠释47-49
  • 4.4.1 精工细作对于手感价值的提升47-48
  • 4.4.2 诠释手感设计的思维形式48-49
  • 4.5 本章小结49-50
  • 5 设计实践——以长沙市城市坐具设计为例50-76
  • 5.1 长沙市相关的手感设计素材50-54
  • 5.1.1 材料与工艺50-51
  • 5.1.2 题材与故事性51-52
  • 5.1.3 独特的设计细节52-54
  • 5.2 手感城市坐具设计创作与分析54-76
  • 5.2.1 创作案例一:橘子洲长凳54-61
  • 5.2.2 创作案例二:挂面座椅61-69
  • 5.2.3 创作案例三:乘云长凳69-76
  • 总结76-78
  • 参考文献78-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潮海;;设计创意的来源[J];成功(教育);2008年11期

2 张伟;李涛;;设计创意的灵感[J];商场现代化;2009年15期

3 崔勇;;从“设想构绘”模型谈艺术设计创意学习[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9期

4 禹和平;;论设计创意与创意思维形态[J];艺术教育;2009年11期

5 李传文;;从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看中国设计创意产业的当下境遇[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牛寅;;设计中的六大关系 来自年轻设计师的反思[J];创意设计源;2011年05期

7 蔡洪明;姜凤春;乐志国;赵福全;;汽车设计创意研究(续1)[J];汽车工程师;2012年07期

8 胡俊红;创意是设计之魂[J];湖南包装;2001年03期

9 姜冰;;在产品使用中探析设计创意实现的来源[J];装饰;2006年04期

10 邱丰顺;;先让设计活起来[J];互联网周刊;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慰祖;;发展设计创意产业应注重的几个结合[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夏晓春;;设计创意是企业品牌化发展的原动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孙雪飞;;创新改变生活——我的跨界设计实践[A];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201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安晓燕;;论设计的生态环境[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5 刘淑玲;孔德明;;符号·记忆·语义·情感——“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研发设计探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6 姚善良;;有无相生·表形达意——论现代设计中的设计表达[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尹翠君;任立昭;何人可;;论设计创新思维的启发式[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8 张夫也;;走向和谐化设计——以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为先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缪元吉;;设计和创造力开发[A];“润力杯”全国织造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暨2013织造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曹亚娟;;服装设计创意与商业行为的关系分析[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

本文编号:432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32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