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平淡天真”-米芾画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2 10:14
  米芾“平淡天真”画学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北宋社会环境的影响、时代主流思想的启发、时代审美变迁的客观要求,以及南方画派崛起但仍无话语权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或助长了米芾的美学主张。“平淡天真”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合中国艺术的发展规律,故能为人所接受和推掖。它吸收并融合了儒、道、释等各家思想,其中受老庄道家思想影响尤为重大。因此,要探究米芾“平淡天真”的思想内涵和美学精神,就不得不对儒、道、释等各家尤其是老庄学说中的相关命题进行研究。“平淡天真”,不仅指向一种朴素自然,不事雕琢的艺术风格,也指向一种不染纤尘、不为物役、无欲无争、远离感官刺激的审美境界,具有超越性、非功利性的美学品格。此外,它还体现了以简驭繁的审美思想,以简之入微的艺术形式,包蕴无限丰富的画外意旨。米芾“平淡天真”的画学思想,可以说是对北宋文人画美学思想的直观总结,也是他《画史》一书的纲领。“平淡天真”的画学思想,对后世文艺的影响极为深远。在山水画创作领域,米芾对董、巨画风的推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赵孟頫、高克恭以及“元四家”的山水画创作。明清两朝山水画因袭了这种倾向。在艺术理论领域,元代赵孟頫提“古意”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米芾的“古意”“高古”之说启发而来;而赵孟頫所提倡的绘画风格,和米芾的“平淡天真”亦是一脉相承。明朝董其昌以米芾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南宗”系统,所推重的美学精神仍可以概括为“平淡天真”。不仅如此,“平淡天真”还对后世的审美品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自元朝伊始,中国文艺各个领域的审美品评总体上倾向于“平淡天真”的审美标准,无论是元代的水墨花鸟、书法,还是明朝中后期滥觞于文坛的“真我”说、“性灵”说等,其审美品评标准无不接近或倾向于“平淡天真”。本文试图通过对米芾“平淡天真”画学思想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哲学原理及其对后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来探讨“平淡天真”的思想内涵及美学精神。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目录】: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米芾“平淡天真”画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北宋汉民族的“围城”心态与时代审美情趣变迁
        一、汉民族势力范围大收缩时代以及“围城”心态的形成
        二、新儒家思想运动的兴起及其对时代审美观的影响
        三、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崛起及其对审美情趣的诉求
    第二节北宋时期南方画家对话语权的诉求
        一、南方画家群体的兴起
        二、南方画家群体的绘画主张
第二章 米芾“平淡天真”画学思想的哲学思想渊源
    第一节 道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老庄审美思想的启发
    第三节 禅宗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同时代文人画学思想的启发
第三章 米芾“平淡天真”画学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平淡”的美学思想内涵
        一、从老庄到禅宗——“淡”的美学境界
        二、从人生之“淡”到书画之“淡”——“平淡”的美学精神
        三、米芾的“墨戏”——“淡”的美学实践
    第二节“天真”美学思想内涵
        一、“天”的哲学及美学意蕴
            (一)儒家关于“天”的哲学思考
            (二)道家关于“天”之哲学探索
            (三)后世文艺理论中关于“天”之美学思想
        二、“真”的美学思想内涵发探
            (一)道家之“真”与儒家之“诚”
                1、道家之“真”的哲学内涵
                    (1)老子:“质真若渝”
                    (2)庄子:“真在内者,神动于外”
                2、儒家之“诚”的哲学内涵
            (二)《论衡》之“真”的哲学内涵
            (三)“真”在古代文艺领域中的审美意义
第四章 米芾“平淡天真”画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南宋晚期各家
        二、赵孟頫与“元四家”
        三、明清山水画家
    第二节 对后世艺术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对赵孟頫绘画理论的影响
        二、对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
        三、对明清其他山水画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 对后世审美品评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米芾书法美学思想略论[J]. 傅合远.  山东社会科学. 2012(10)
[2]论孔子的天-人秩序观[J]. 王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3]由米芾看北宋文人的书画鉴藏[J]. 王霖.  新美术. 2007(06)
[4]苏轼与米芾书学思想的比较研究[J]. 于军民.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5]论中国古代文人画中的“墨戏”与心境[J]. 毛沛定.  艺术百家. 2006(03)
[6]米芾"平淡天真"的解读[J]. 曹院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5(03)
[7]论“真”的美学内涵[J]. 陈良运.  东南学术. 2002(06)
[8]苏轼与米芾交往述评[J]. 杨胜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05)
[9]论米芾的书法及其艺术观(续)[J]. 肖燕翼.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7(01)


本文编号:435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35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