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13:08

  本文关键词: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成功的城市复兴,一定是以设计为先导的(design-led)”[1]——《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Towards an Urban Renaissance)。(1)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方面,物质环境恶化和空间活力衰退的表征下旧城衰落的现实越发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城市传统历史文化逐渐远去,城市的多样性也渐渐消失,产生文化趋同现象和城市特色危机。通过对旧城的更新达到其复兴的城市设计嫣然成为国内外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旧城何去何从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本研究是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在国内外旧城所处的现实困境下,主要针对威宁旧城,运用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威宁旧城特色、现状矛盾及其衰落原因,从而通过全面有效的旧区更新策略和方法,实现旧城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复兴,也希望能为国内其他旧区复兴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威宁旧城更新是基于“尊重自然和历史文化”展开的城市设计。研究是建立在威宁民族地域特色、民族建筑特色、地域生态文化特色等背景上进行的地域性旧城复兴城市设计实践。绪论部分为课题提出章节,通过对“旧城”、“更新”、“复兴”和“城市设计”的概念界定和阐述,明确文章研究内容,拟定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确定文章研究重点。论文主体分四部分对威宁旧城更新与复兴的城市设计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建立了对威宁旧城更新理念的整体认识,通过对国内外旧城更新理论和实践研究,找出旧城更新的一般性规律,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威宁的现实状况,提出针对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理念,包括威宁旧城特色的价值凸显、更新设计原则和更新设计策略。第二部分为背景研究章节,主要挖掘威宁城建史和威宁历史文化环境。以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为主要工作方式和依据,论述旧城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多民族背景构成的社会结构形态,明确了研究威宁物质空间形态和社会结构形态的必要性,全面认识了威宁多元民族融合的文化形式和高海拔的地域生态文化特色: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设计背景研究的补充和完善。主要研究威宁旧城的物质空间环境特色,是旧城更新中需要保护和延续,做好对威宁旧城文化的挖掘和继承是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研究旧城传统街巷空间特色,包括传统民居空间布局、街巷空间特色;其二、研究威宁旧城节点空间特色,包括旧城空间节点环境和文化景观环境;其三、研究旧城内民族建筑特色,包括按建筑功能分类的历史建筑,为接下来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策略的构建提供依据;其四、对威宁旧城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寻找旧城衰落类型和原因,使城市设计策略的制定做到有的放矢。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核心章节,是前面几部分基础资料收集和理论知识储备的发力点。本章贯彻了以“最终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城市设计原则,从六个具体的方面实现对旧城文脉继承延续、旧城物质空间环境改善、街区风貌复兴和旧城经济活力活化的美好愿望。分别是:1.复兴街区特色功能、构建多样性的旧城,2.整合城市要素,营造特色空间节点,3.延续街巷传统元素、整饬旧城公共空间,4.保护与利用并重、凸显旧城历史建筑,5.优化旧城公共运输、构建步行空间网络,6.更新市政公共设施、完善旧区基础建设。论文结论部分总结了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的策略,并展望论文后续研究。
【关键词】:威宁 旧城 更新 城市设计 尊重历史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5
  • 1 绪论15-25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5-17
  • 1.1.1 旧城衰落的时代背景15-16
  • 1.1.2 以城市设计为旧城更新手段的现实背景16
  • 1.1.3 实际项目的依托与实践16-17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7-18
  • 1.3 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概念界定18-20
  • 1.3.1 旧城18
  • 1.3.2 更新18-19
  • 1.3.3 城市设计19-20
  • 1.4 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20-24
  • 1.4.1 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20-21
  • 1.4.2 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21-23
  • 1.4.3 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的研究框架23-24
  • 1.5 本章小结24-25
  • 2 威宁旧城更新理念的整体认识25-37
  • 2.1 旧城更新的理解和认识25-28
  • 2.1.1 对“旧城更新”认识存在的误区25
  • 2.1.2“旧城更新”的再认识25-28
  • 2.2 国外旧城更新理念的发展28-29
  • 2.2.1 传统“形态决定论”主导的更新运动28
  • 2.2.2 向“小规模、谨慎渐进式”更新方式的转变28-29
  • 2.3 国内旧城更新理念的发展历程29-32
  • 2.3.1 国内旧城更新理念发展脉略29-30
  • 2.3.2 国内现有的旧城更新方式30-31
  • 2.3.3 对当前大规模改造的反思31-32
  • 2.4 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理念构建32-35
  • 2.4.1 分析威宁旧城文脉,评价物质空间形态32
  • 2.4.2 制定威宁旧城更新城市设计原则——尊重自然和历史文化32-33
  • 2.4.3 建构威宁旧城更新城市设计策略33-35
  • 2.5 本章小结35-37
  • 3 威宁旧城历史演变及区域环境37-47
  • 3.1 威宁旧城发展演变37-38
  • 3.2 威宁民族地域特色38-43
  • 3.2.1 威宁民族结构与分布38-39
  • 3.2.2 区域文化与民族关系39-40
  • 3.2.3 威宁的民族文化特色40-43
  • 3.3 独具地域的生态环境43-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4 威宁旧城街巷建筑特色与环境现状47-85
  • 4.1 威宁旧城传统建筑街巷空间47-59
  • 4.1.1 传统民居空间布局47-55
  • 4.1.2 旧城街巷空间特色55-59
  • 4.2 威宁旧城节点空间环境59-64
  • 4.2.1 旧城空间节点环境59-63
  • 4.2.2 历史文化景观环境63-64
  • 4.3 威宁旧城民族建筑特色64-76
  • 4.3.1 地缘合力的风格共存64-67
  • 4.3.2 多元共生的宗教建筑67-74
  • 4.3.3 商旅文化的会馆建筑74-75
  • 4.3.4 时代记忆的民国建筑75-76
  • 4.4 威宁旧城复兴面临的主要问题76-83
  • 4.4.1 空间混乱活力衰退77
  • 4.4.2 自建严重特色丧失77-78
  • 4.4.3 历史建筑保护不力78-80
  • 4.4.4 城市交通系统滞后80-81
  • 4.4.5 基础设施老化不足81-82
  • 4.4.6 人文自然环境恶化82-83
  • 4.5 本章小结83-85
  • 5 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策略构建85-133
  • 5.1 复兴历史街区特色,构建地域性的城市中心区85-100
  • 5.1.1 传统风貌特色购物街复兴86-93
  • 5.1.2 近现代民族风格商业街复兴93-96
  • 5.1.3 民族文化特色步行街复兴96-100
  • 5.2 整合城市要素,,强化特色空间节点100-113
  • 5.2.1 地域传统文化空间节点——以“黑神庙”为核心100-103
  • 5.2.2 宗教文化空间节点——以“玉皇阁”组团为核心103-106
  • 5.2.3 公共文化休闲空间节点——以“市民广场和万寿宫”为核心106-109
  • 5.2.4 近代建筑特色空间节点——以“法院、诊所”组团为核心109-111
  • 5.2.5 标示性空间节点设计——以“旧城入口”为核心111-113
  • 5.3 延续街巷传统元素,整饬旧城公共空间113-119
  • 5.3.1 街巷空间的更新与延续113-117
  • 5.3.2 公共空间的整饬与优化117-119
  • 5.4 保护与利用并重,凸显旧城历史建筑119-126
  • 5.4.1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更新方式的选择119-120
  • 5.4.2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更新原则与策略120-122
  • 5.4.3 威宁旧城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设计122-126
  • 5.5 优化旧城公共运输,构建步行空间网络126-129
  • 5.5.1 道路分级,引入车行干道,提高区域路网密度127-128
  • 5.5.2 强化步行空间的连续性与网路化128
  • 5.5.3 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运输系统128-129
  • 5.6 更新市政公共设施,完善旧区基础建设129-132
  • 5.7 本章小结132-133
  • 6 结语133-137
  • 6.1 研究结论133-135
  • 6.2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135-137
  • 致谢137-139
  • 参考文献139-141
  • 附录141-156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41
  • B 威宁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实践部分重要图纸141-1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红 ,申翔;关于旧城更新思路的探索——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03期

2 汪坚强;“民主化”的更新改造之路——对旧城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3 张其邦;“对立”共生——旧城更新的一种非常策略[J];规划师;2003年08期

4 李侃桢,何流;谈南京旧城更新土地优化[J];规划师;2003年10期

5 汪洋,王晓鸣,竺雅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旧城更新系统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李瑞;冰河;;中外旧城更新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动向[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2期

7 顾晓伟;;从我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看我国旧城更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04期

8 陈智波;;我国现今旧城更新模式探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12期

9 黄文炜;魏清泉;;香港市区重建政策对广州旧城更新发展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期

10 刘静;;旧与新的共生——对衡阳市旧城更新改造的思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振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以厦门市厦港片区改造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2 蔡辉;童卓;余侃华;;旧城更新中街道文化的延续[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毅;;敢问路在何方?——旧城更新存在的问题、产生根源与对策[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肖珊;;中低收入者参与旧城更新规划的可依靠力量[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良辉;鄢泽兵;;旧城更新的主体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浅析[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潘安;易晓峰;陈

本文编号:462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62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