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对打造具有地方艺术院校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6-21 09:05

  本文关键词:对打造具有地方艺术院校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缺少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地方特色,文章的核心是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地区特色,建立一种适合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使用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及专业教学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关键词】地方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分类号】:TU238-4
【正文快照】: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市场经济繁荣的背景下重新找到用武之地。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在全国1247所院校成立了设计类专业,在校生110万人。①然而,对于许多院校而言,教师资源的合理运用极为不科学,缺少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也正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华;现代景观环境基本属性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林晓;;东南大学老校区校园环境中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3 潘华;;简述现代居室设计中的陶瓷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汤少哲;;解读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张文菊;;浅析现代居住环境中的装饰色彩[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霍省瑞;;“春凳”与“‘春’凳”——兼与魏启君、孔令彬先生商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付军,张维妮,王燕;从城市意象角度探讨高科技园区景观环境设计[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郝熙凯;;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J];才智;2010年10期

9 张海兰,尚磊;城市色彩设计与色彩应用[J];城市;2004年01期

10 吴琼;;传统民居装饰在居住小区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鸿喜;;陶艺砖石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中的审美及应用[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邱长沛;;城市水景的自然生态与艺术风韵——从巴黎塞纳河到“东方巴黎”成都府南河、沙河[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唐建;建筑的建筑[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瑞君;清代室内环境营造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朱忠翠;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研究(Ⅱ)[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支锦亦;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列车车内色彩环境舒适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秀玉;室内植物幕墙设计及植物材料选择[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李虹;软装饰之于室内空间设计的语义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永来;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4 纳杰;在适应中生长[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马爱花;株洲芦淞商业区环境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韦成;新旧商业混杂街区景观共生性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李继来;地域性设计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甘冠蓝;儿童居住空间室内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燕燕;有机理论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华明;;关于建筑模型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4期

2 李延光;刘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1期

3 周初梅;刘学军;;关于《园林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刘博佳;周坚;涂有;;设计初步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2008年01期

5 丁金华;;景观专业教育中生态教学模式的探讨[J];四川建筑;2009年04期

6 陈素红;张西平;;基于工程素质培养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周佼佼;;“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4期

8 徐莉;;阴影透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06年12期

9 付秀艳;韩建强;张玉敏;;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思路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5期

10 宋博;;浅谈建筑CAD课程教学[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永;伊宏伟;;园林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钢;郭姝媛;;研究型教学在土木工程本科培养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栾蓉;高燕;李晓琴;;PBL在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袁景;刘海卿;;基于建构主义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模式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5 武文婷;李玉萍;常俊丽;;认知弹性理论对非农林院校植物造景教学模式的启示[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芳锦;张大明;;《结构力学》双语教学在涉外建筑工程专业中的实践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7 顾建平;;“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现状与建议[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艳;丁克伟;;混凝土结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肖利萍;狄军贞;姜彦立;李喜林;;“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周航;徐晨;;略媝城市景壚

本文编号:468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68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1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