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节约度与美景度评价的南暖温带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17:00

  本文关键词:基于节约度与美景度评价的南暖温带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植物群落塑造了不同的城市面貌。如何利用植物群落体现城市文化,展现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景观风貌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青岛与徐州同处于我国南暖温带绿化区,对两地植物群落进行节约度与美景度评价,可为两地乃至我国南暖温带地区节约型城市园林植物群落配置提供依据,为构建节约型城市园林提供参考。通过测量、绘图、整理、拍照等多种方式,在对两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科学构建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节约度评价体系,对青岛、徐州调查的60个植物群落进行节约度评价;同时,通过SBE法,对以上群落进行美景度评价。综合节约度与美景度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典型植物群落案例进行探讨,提出优化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岛、徐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此次调查植物群落中常见园林树种统计,青岛共计46科87属,133种;徐州共计60科112属,153种;两地乡土植物比例均超过45%,都以落叶树种为主,季相变化丰富。分布型方面,两地温带性科、属优势明显,热带、亚热带成分较为丰富,反映了该区系的过渡性特点。树种多样性方面,青岛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徐州为灌木层乔木层。青岛草本植物运用较少,在设计上具有较大的潜力,可通过增加一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应用,尤其是乡土野生花卉,以增加地被景观丰富度。群落类型方面,青岛、徐州园林植物群落按木本植物类群可分为针阔混交型、常绿针叶型、落叶阔叶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4类,青岛以针阔混交型为主,徐州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型为主。群落水平结构上,两地均以混交式群落为主;垂直结构上,两地均以乔-灌-草型为主。群落空间上,两地均以半开敞空间为主,覆盖空间的运用也较多。(2)青岛、徐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节约度与美景度评价构建的节约度评价体系中,准则层权重排序为生态性=经济性节水性节地性,因子层排序为:生长状况养护成本乡土性耐旱性物种多样性层次丰富度物种丰富度用水量立体绿化,生态性、经济性分值随着植物群落等级的升高而普遍升高,生长状况和物种多样性的平均分值也随群落等级的升高而升高,可见,生态性和经济性对节约度有较大的影响,而节水性与节地性对节约度的影响较小。评价结果表明,两地植物群落节约度等级集中在Ⅱ、Ⅲ、Ⅳ3个层级,节约度等级为Ⅰ的群落共7个,占总数的12%,表明两地在节约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构建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结合美景度评价结果,从与水体配置的植物群落、与建筑小品配置的植物群落、与园路广场配置的植物群落、单纯植物配置的4种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及典型案例的探讨,典型的植物群落案例研究为两地的植物配置提供了借鉴。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在配置方式及特色的展现上有所差异,节约度水平也不尽相同。与水体配置的植物群落在美景度和节约度上均表现最优,其生态性、节水性与经济性方面都较为突出,选择了更多的耐旱性树种与乡土植物。单纯植物配置的群落以其丰富的植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良好的生长状况在生态性上最优,但养护管理成本较高,经济性上表现最差。与建筑小品及园路广场配置的植物群落在生态性上稍显欠缺。美景度上,植物群落层次结构复杂、健康状况良好、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在美景度方面更为突出,与水亲近的植物群落普遍高于陆地植物群落,其中,与园路广场配置的植物群落美景度最低。(3)青岛、徐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特色与优化模式研究青岛、徐州在气候特点、植物区系及园林植物应用等方面均相似,以落叶树种为主,植物群落季相分明。由于具体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差异及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具有特色的地域性园林植物群落景观。青岛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充满异域风情,融入海洋文化,并结合山林,营造山海特色;徐州借助当地自然山水,善于营造地域文化浓郁的园林植物群落。最后,以节约度与美景度较高的植物群落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构建了多个配置模式。
【关键词】:植物群落 植物配置 节约型园林 层次分析法 美景度评价法 优化模式 南暖温带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31.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6
  • 1 绪论16-25
  • 1.1 研究背景16
  • 1.2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1.2.1 植物群落16-17
  • 1.2.2 节约型园林、节约度17
  • 1.2.3 风景评价、美景度17
  • 1.2.4 南暖温带17-18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8
  • 1.4 研究综述18-24
  • 1.4.1 节约型园林研究18-20
  • 1.4.2 风景评价研究20-22
  • 1.4.3 园林植物群落研究22-24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4-25
  • 1.5.1 研究内容24
  • 1.5.2 技术路线24-25
  • 2 青岛、徐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调查研究25-47
  • 2.1 研究区地域性特征25-30
  • 2.1.1 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城市绿化区域概况25
  • 2.1.2 青岛、徐州自然环境概况25-28
  • 2.1.3 青岛、徐州社会经济与历史人文概况28-30
  • 2.2 研究方法30-33
  • 2.2.1 样地选择30-31
  • 2.2.2 调研方法31
  • 2.2.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统计方法31-33
  •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33-47
  • 2.3.1 物种组成33-39
  • 2.3.2 群落结构39-40
  • 2.3.3 空间布局40-42
  • 2.3.4 季相变化42-47
  • 3 青岛、徐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节约度评价47-61
  • 3.1 评价对象47-48
  • 3.2 评价方法48-49
  • 3.3 评价体系的构建49-55
  • 3.3.1 意义与原则49
  • 3.3.2 评价因子与指标49-50
  • 3.3.3 指标权重50-55
  • 3.3.4 节约度综合评价分值计算55
  • 3.4 节约度评价结果与分析55-61
  • 4 青岛、徐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61-69
  • 4.1 评价对象61
  • 4.2 评价方法61
  • 4.3 评价步骤61-63
  • 4.3.1 评价照片选取61
  • 4.3.2 评判者选取61
  • 4.3.3 评判方式61-62
  • 4.3.4 美景度评分的标准化62
  • 4.3.5 美景度评价数据处理62-63
  • 4.4 美景度评价结果63-67
  • 4.5 不同群落类型SBE比较67-69
  • 5 青岛、徐州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总体特色与优化模式研究69-102
  • 5.1 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特色及典型案例分析69-92
  • 5.1.1 与水体配置的植物群落69-75
  • 5.1.2 与建筑小品配置的植物群落75-80
  • 5.1.3 与园路广场配置的植物群落80-86
  • 5.1.4 单纯植物配置的植物群落86-92
  • 5.2 青岛、徐州植物群落总体特色与形成机制研究92-97
  • 5.2.1 季相分明的南暖温带植物群落92-93
  • 5.2.2 青岛植物群落特色与形成机制93-95
  • 5.2.3 徐州植物群落特色与形成机制95-97
  • 5.3 青岛、徐州植物群落优化模式研究97-102
  • 5.3.1 基本模式物种选择97-98
  • 5.3.2 基本模式98-102
  • 6 结论与讨论102-106
  • 6.1 结论102-104
  • 6.2 讨论104-106
  • 参考文献106-113
  • 附录A:植物群落调查表113-114
  • 附录B:青岛调查公园植物种类汇总表114-120
  • 附录C:徐州调查公园植物种类汇总表120-127
  • 附录D:青岛、徐州城市园林色叶树种叶色及观叶期127-129
  • 附录E:青岛、徐州城市园林主要观花树种花色花期129-136
  • 附录F:青岛、徐州城市园林主要观果树种果色果期136-140
  • 附录G:青岛、徐州植物群落节约度评价体系判定表140-142
  • 附录H:调研群落节约度评价打分表142-145
  • 附录I: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美景度评分表145-15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52-153
  • 致谢1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宇翔;庄晨薇;李霄鹤;李可;董建文;;长汀县水土保持防护林美景度综合评价[J];中国城市林业;2013年05期

2 董建文;翟明普;章志都;刘可人;王艳霞;;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单因素美景度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兰红星;宋绪忠;王成;郄光发;许利群;杨华;骆红华;;有机地表覆盖物对城市森林美景度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14年02期

4 窦开龙;;基于竞争态和亲景度的西北民族地区国外客源市场演化模式研究——宁夏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5 何相焕;邹俊;;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游憩林美景度评价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7期

6 刘赛赛;汤晓敏;;上海高校新校区水景美景度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陈勇;孙冰;廖绍波;罗水兴;陈雷;蔡刚;;深圳市城市森林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评价[J];林业科学;2014年08期

8 董建文;章志都;许贤书;谢祥财;刘可人;;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美景度综合评价及构建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陈芳;高成广;樊国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美景度测定[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包娟;崔峰;;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斌;北京中幼龄人工油松、侧柏风景林抚育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爽;吉林市大石门沟森林公园次生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D];北华大学;2015年

2 颜迎;诸城城镇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及优化配置模式[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3 敬婧;基于节约度与美景度评价的南暖温带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凯;鲁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空间结构与美景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5 邢瑞丽;基于美景度评价的济南市快速路绿地植物配置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6 张玉飞;基于SBE法的广州白云山森林公园区美景度评价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年

7 范黎明;广州近郊藜蒴群落花期美景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8 刘畅;南京市4种绿地类型美景度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程岩;旅游活动对开放式风景游憩林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节约度与美景度评价的南暖温带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82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3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