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绿色廊道与宁波生态景观艺术

发布时间:2017-07-02 21:25

  本文关键词:绿色廊道与宁波生态景观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廊道 城市社区 生态景观 优化设计 社区景观 河流廊道 健康发展 景观廊道 宁波 城市组团


【摘要】:正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居住人口的增长,现代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我们期望城市能步入一种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例如,对资源的生态开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等,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广大市民的角度,我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城市社区的生态景观构建中。作为城市组团的重要成员,社区与市民的关系最为密切,从最早的随遇而栖到陋室棚屋,再到今天的住宅社区,居住一直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面对现代市民更高的牛活品质要求和城市膨胀的现状,社区内部生态景观优化设计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快建立或完善城市社区生态景观构建的"脉络",使今后的社区景观单元能依附于此,并且生长发展。绿色廊道体系正是具备这样的特性而成为景观构建的"脉络",它的生态化建设将有效地促进城市社区景观的优化设计,维护社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廊道 城市社区 生态景观 优化设计 社区景观 河流廊道 健康发展 景观廊道 宁波 城市组团
【基金】:2013年度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G13-ZX44
【分类号】:TU986.1
【正文快照】: 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居住人口的增长,现代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我们期望城市能步入一种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例如,对资源的生态开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等,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广大市民的角度,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1期

2 马丽丽;王洁;顾群;;基于连续性的廊道色彩景观设计——台州市椒江廊道色彩景观规划[J];城市规划;2006年09期

3 陈爱华;叶文;;城市绿色廊道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12年03期

4 付劲英;卢驰;;城市绿色景观廊道的生态化建设[J];科技资讯;2008年2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琼;张颖;郑凯;;串起城市破碎景观的蜥蜴——城市废弃轨道空间生态重构[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2 施发正;;城市生态绿化及其实施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3 周志仪;江婉平;;小城镇的生态设计探讨——以江西崇仁县马鞍镇总体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4 吕海燕;李政海;李建东;宋国宝;;廊道研究进展与主要研究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5 秦腊梅;尚改珍;张爱国;黄涛;徐静;;山地城镇线性景观规划研究——以迁西县上营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6 杨倩;黄涛;尚改珍;;石嘴山市绿地系统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7 王磊;周晓芳;张俊艳;成克武;;保定市绿色廊道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8 侯敏;楚新正;陈蜀江;;鄯善绿洲廊道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9 张英;魏开云;;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永州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3期

10 李惊;徐析;;浅析景观设计中生态原则的发展及应用[J];北京园林;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云卿;;城市河流水环境区域生态景观建设系统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严意军;谢盛刚;彭承军;赵龙;;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3 田国行;杨秋生;张玉书;;依托自然山水骨架,构建山水园林城市——新县城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A];河南风景园林——2003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4 朱春阳;;城市带状绿地研究综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秦仲;;国内外城市带状绿地研究综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朱春阳;李树华;李晓艳;;城市带状绿地综合评价指标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周炎武;肖彦子;陈桂珠;;梅河高速公路沿线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王原;陈鹰;张浩;黄磊昌;李敬;王祥荣;;面向绿地网络化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方法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顾朝林;石爱华;;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分析方法——南昌城市空间发展实证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唐勇;王钰溶;魏宗财;;基于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低碳规划探讨——以北京CBD东扩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邱红;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潘竟虎;兰州市景观生态格局热环境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田国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焦胜;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湖南大学;2005年

7 张崇宝;长春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杨瑞卿;徐州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及其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王晓春;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哈申格日乐;北京城市生态环境变化与城市绿化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武汉市城市公园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巧;基于减灾理念下的温黄平原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车磊;景观斑块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阮煌胜;安庆市城市绿道路线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小洁;基于EI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赖伯舟;增城市绿道网项目建设及效益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晏丽;张家界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造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庆君;长沙市城市森林系统诊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钟薇;怀化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磊;保定市绿色廊道的结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珍,肖笃宁;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02期

2 宗跃光;廊道效应与城市景观结构[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年03期

3 李团胜;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以沈阳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年03期

4 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1期

5 余琪;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6期

6 李维敏;广州城市廊道变化对城市景观生态的影响[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4期

7 李团胜,肖笃宁;沈阳市城市景观结构分析[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8 康相武,潘伯荣,周华荣;干旱区廊道景观及其研究之管见[J];干旱区研究;2000年03期

9 郑忠明;滕明君;张恒;郭燕妮;肖伟峰;周志翔;徐永荣;;武汉市绿色廊道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豆俊峰;重庆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建设[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磊;保定市绿色廊道的结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蔡婵静;城市绿色廊道的结构与功能及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徐晓波;城市绿色廊道空间规划与控制[D];重庆大学;2008年

4 鲍方;成都市绿色道路廊道植物群落现状分析与生态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成;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浅析[J];北方园艺;2004年05期

2 朱思诚;用以人为本的观念指导城市防洪规划[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6期

3 孙得东;任娜为;;城市滨水区域生态景观营造策略研究[J];市政技术;2008年06期

4 刘岚;漆小平;;城市废置地区生态景观的补偿性设计理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5 薛丰丰;城市社区邻里交往研究[J];建筑学报;2004年04期

6 吴静雯,严杰;生态景观、情态感观、形态空间[J];城市;2005年06期

7 闫飞;;新都市主义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黄金锋;;惠州市区生态景观路建设问题探讨[J];广东园林;2006年S2期

9 赵晨洋;;人工湿地与生态景观建设[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10 郭玲玲;;东方花园绿地规划设计[J];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守春;彭乐武;;突出为老服务,兼顾弱势群体,立足城市社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白凤领;;城市社区公共消防管理问题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3 徐一大;;城市呼唤社区设计师——也谈社区建筑学[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然;郝君;张晓佳;;城市绿地系统各个空间层次的绿色廊道体系构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田美荣;高吉喜;;城市社区人居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克拉玛依区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徐一大;吴明伟;;城市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制及其它[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俞铭华;李庆贞;;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优化设计[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8 苏慈;沈祖炎;罗永峰;王朝波;;上海某超限高层结构优化设计[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国金;;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理论探讨——将树形结构理论应用于污水管网设计[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魏学孟;赵加宁;李斌涛;郭蓉;;两种洁净室的优化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滢;南宁打造滨水生态园林景观[N];南宁日报;2008年

2 陶小爱邋通讯员 罗玲戴 娟娟;长沙圭塘河建设工程启幕[N];湖南日报;2007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王海燕;生态景观是一项系统工程[N];中国花卉报;2006年

4 记者 潘一峰;全力打造富民工程文明工程[N];杭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俞亚平 郑秋丽;展示传统文化体现以人为本[N];中国水利报;2002年

6 记者 王胜昔邋通讯员 李世强;开封市区打造5000米生态景观林带[N];河南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金卓颖;扮靓东出口 喜迎避暑季[N];贵阳日报;2008年

8 孙晓蓉;总体规划分头实施整合资源打造生态景观大走廊[N];贵州日报;2006年

9 实习记者 黄慧珍 杨济津 江惠屏 潘惠敏;景观,,楼盘乐曲中的一段华彩[N];广东建设报;2007年

10 朱晓立;“咸水湖”生态景观有望现身上海[N];中华建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海文;基于最大熵的结构两相优化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2 王焱;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优化设计[D];东南大学;2003年

3 周东;基坑支护工程遗传优化设计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4 张旭峰;中高层密肋复合墙—剪力墙混合结构协同工作性能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喜珠;海上风电大直径宽浅筒型基础结构设计及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刘清山;抗震剪力墙小跨高比连梁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国军;多次预应力钢结构理论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8 杜文靖;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白丹;给水输配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10 岳强;非均匀地基中单桩和群桩的线性及非线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梅;社会调控体系下单位社区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徐萱;城市社区街道空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许菁芸;城市社区多元化变迁的认识及规划应对[D];同济大学;2006年

4 雍翎;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运作机制与规划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喻孙坤;城市住区发展报告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孙荣雯;城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叶文;罗田县主城区绿色廊道空间规划与控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8 郭欣;大事件影响下的城市更新[D];同济大学;2006年

9 贾会敏;城乡统筹进程中的生态景观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彭雪林;陕西渭河生态景观带规划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绿色廊道与宁波生态景观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廊道 城市社区 生态景观 优化设计 社区景观 河流廊道 健康发展 景观廊道 宁波 城市组团




本文编号:511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511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