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白居易《琵琶行》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7-15 07:00

  本文关键词:白居易《琵琶行》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琵琶行》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摘要】:《琵琶行》(并序)是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诗歌,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如何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如何将所解读的文本更好地适应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本论文是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之所得,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失本”问题加以思考,运用新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从诗歌的创作背景与情感内涵着手,对诗歌中的诗性抒写与艺术旨趣进行赏析与解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形成初步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正文包括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两大部分。在文本解读方面,以文本细读理论、文本层次理论等相关文学理论作为依据,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从情感意蕴、诗性抒写与艺术旨趣等方面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解读。在音乐描写、环境构设与结构艺术上,切合实际,角度新颖,彰显诗人高超的艺术构思与审美情趣。在教学设计方面,文章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思路,拟运用“情境激趣,聆听感悟”、“诵读品味,欣赏咀嚼”、“纵向思维,个性发挥”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引用故事,兴趣启发”、“感知文本,理解内容”、“欣赏品味,感景悟情”、“个性抒发,拓展延伸”、“整理归纳,化繁为简”等手段,尝试对《琵琶行》(并序)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琵琶行》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1
  • (一)选题意义10-12
  • 1.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10-11
  • 2.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随意解读、过度阐释以及教学设计不合理的现象11-12
  • (二)理论依据12-15
  • 1.文本细读理论12-13
  • 2.文本层次理论13-14
  •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性意见和相关要求14-15
  •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5-21
  • 1.《琵琶行》的文本研究15-18
  • 2.《琵琶行》的教学研究18-21
  • 一、《琵琶行》的情感意蕴21-27
  • (一)从“兼济”到“独善”21-23
  • (二)从“怜人”到“悲己”23-27
  • 二、《琵琶行》的诗性抒写与艺术旨趣27-36
  • (一)音乐描写27-30
  • 1.词怨旨深,声情并茂27-28
  • 2.贯玉连珠,模拟逼到28-29
  • 3.形象鲜明,随韵成趣29-30
  • (二)环境构设30-31
  • (三)结构艺术31-36
  • 1.明暗并行,交光互影31-32
  • 2.贯联人、事,虚实相形32-36
  • 三、总体教学设计思路与基本教学策略36-41
  • (一)设计思路36-38
  • 1.尊重《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学生实际36-37
  •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37-38
  • 3.诵读与品评并重,强调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训练38
  • (二)基本教学策略38-41
  • 1.情境激趣,聆听感悟39
  • 2.诵读品味,欣赏咀嚼39
  • 3.纵向思维,个性发挥39-41
  • 四、《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41-49
  • (一)教学目标42
  • 1.知识与能力目标42
  • 2.过程与方法目标42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2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42-43
  • 1.重点42
  • 2.难点42-43
  • (三)课时安排43
  • (四)教学过程43-49
  • 1.引用故事,兴趣启发43
  • 2.感知文本,理解内容43-44
  • ⑴自读课文,合作探究44
  • ⑵理清脉络,明晰虚实44
  • ⑶交流讨论,各抒己见44
  • ⑷师生互助,理解总结44
  • 3.欣赏品味,感景悟情44-47
  • ⑴赏“景”45
  • ⑵听“声”45-46
  • ⑶悟“情”46
  • ⑷识“音”46-47
  • 4.个性抒发,拓展延伸47
  • 5.整理归纳,化繁为简47
  • 6.板书设计,突出重点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4
  • 附录一54-59
  • 附录二59-70
  • 致谢70


本文编号:542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542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