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油画写生的写意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20:05

  本文关键词:油画写生的写意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油画 写生 写意性 原理


【摘要】:在长期的个人绘画实践过程中,如何在继承西方经典油画中纯正艺术语言的同时又能够创作出符合自身文化背景并贴合时代现实的作品是笔者所迫切探求的。环顾自身所处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当下多元的艺术环境,笔者将个人研究的范围置于油画现场写生的框架内,着力于分析油画艺术原理中体现写意性的重要元素,以求得出对自身实践有所助益的研究思路与合理的结论。在绪论中,该文通过阐述选题原因、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阐明在油画写生中写意表达理念的探究有其深入性、现实性和实践价值。第一章从写意的概念入手,研究分析写意理念的来源、简要特征等。而后分析油画中存在的“写意性”因素,因“写意”要素多源于写生实践,所以要对油画写生性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在油画写生的范围内研究“写意性”,会让我们重新认识已在脑中形成固定模式的油画基本概念,并由此理解写生中的写意性对油画自身的艺术原理研究有其不可替代的刺激与反观的作用。第二章从中西方写意理念的对比入手,进而品读油画中写意性的内涵。写实是油画诞生之初最基本的特征,实践中我们发现油画里构成写实效果的笔触、线条、虚实、对比等因素,都类似于中国画中“写意”的元素。油画的写实重视整体效果,其观察方法在于删繁就简、主次分明,画面局部的放松与表现性有时是为了更好地为整体服务;这种追求整体效果的写实让画家在写生时有更多得以发挥的空间,从而逐步发展出因强化笔触、色彩、画面构成等因素而形成的属于油画的“写意性”理念,这“因实而意”的传统在诸多艺术风格中都有着一脉相承的体现。第三章由写生出发,从观察方法和艺术手段两个方面详细论证了油画写生性与写意性的交融;也反映了写生作为画家观察与创作的必要程序,几乎成为画面效果、观察方法创新的强效催化剂,对油画写意性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我们研究油画的写意性,要从油画的艺术原理出发,以我们所熟悉的中国画写意理念相佐证,探求油画写生的写意性原理,绝不流于表面形式的肤浅和蹩脚的“创新”。该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研究分析并采纳了部分关于研究油画艺术原理和中国画写意理论著述中的内容。通过比较分析法,以辩证的方式逐一对比自己所研究问题里中西绘画对于“写意性”角度的论述,进一步分析在油画写生中探寻“写意”因素的现实意义。笔者还通过经验总结法,归纳自身所学绘画知识及实践的感悟,重视油画艺术原理在诸多绘画风格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既是学习与创造,又是对油画艺术原理的深度发掘与解读。该文在结构上意在通过重点论证写生手段与“写意”元素在油画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认识广义的、不局限于某画种和画面效果的“写意”理念。从而证实油画中“写意”元素与写实效果之间并不矛盾。随着观察方法对整体效果的逐步看重和对画家自身情感的强烈表达需求,油画的“写意”表达有着长足的发展。画家运用艺术原理的目的是建立一幅画面完整的关系,在此目标的基础上,“写意”元素在画家笔下发展、成熟、革新,又逐步派生出诸多的绘画要素、绘画手段、绘画风格等。其中,需要重点论述的是油画中的观察方法与写生,它们是画面成功与否的基础与衡量标准,也是判断画家作品中审美追求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油画 写生 写意性 原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3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2
  • 绪论12-16
  • 一 选题原因12-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三 研究意义15-16
  • 第一章 油画写生与写意溯源16-25
  • 第一节 广义的写意性16-21
  • 一 写意溯源16-17
  • 二 写意主义17
  • 三 油画中的写意性17-21
  • 第二节 油画写生概述21-25
  • 一 写生溯源21-23
  • 二 油画写生的特征与价值23-25
  • 第二章 绘画写意性的内涵25-42
  • 第一节 中西画论的对比与差异25-31
  • 一 东方写意之纯美25-27
  • 二 西方写意之灿烂27-31
  • 第二节 油画创作原理中的写意要素31-37
  • 一 油画创作原理的重要性31-32
  • 二 写意油画要素32-35
  • 三 守法与变法35-37
  • 第三节 油画艺术的写意传统37-40
  • 一 因实而意37-38
  • 二 油画写意性存在的必然性38-39
  • 三 写意油画的审美性39-40
  • 第四节 写生与写意的辩证关系40-42
  • 一 写生对于写意的价值40
  • 二 写意在写生中的具体表现40-42
  • 第三章 油画写生与写意性的交融42-52
  • 第一节 写生中的观察方法42-45
  • 一 观察方法的内涵43-44
  • 二 观察方法对艺术表达的重要性44-45
  • 第二节 写生艺术手段的写意性45-52
  • 一 构图45-47
  • 二 透视47
  • 三 比例47-48
  • 四 结构48
  • 五 明暗48
  • 六 色彩48-49
  • 七 线条49-50
  • 八 笔触50-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5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帆;;论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写意性[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曹培芹;;中西方油画艺术中写意精神的比较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5年08期

3 陈璐瑶;;对写意油画的探索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5年02期

4 廖宁;王海啸;;写意油画绘画形态探微[J];美与时代(中);2014年12期

5 池颖红;;谈中国当代油画的写意性[J];艺术教育;2014年05期

6 许晓鹏;;二十世纪写意油画的发展及历史渊源[J];艺术教育;2013年07期

7 陈文雁;王海啸;;论写意油画的审美情趣[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焦丽江;安红忠;;当代写意性油画的审美特征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9 秦杰;;论写意性油画的演变[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于莉;;论中国现代油画之写意精神[J];艺术百家;2012年S1期



本文编号:545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545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2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