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多层次生态修复的主题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3:16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层次生态修复的主题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层次 生态修复 主题 遗址公园 景观


【摘要】:历史地段的消失与生态系统的退化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遗址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主题公园,不仅承载着所在地区曾经的文化记忆,还实现着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从遗址保护的角度来看,一些当前被认为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低的遗址被保存在遗址公园中,可以避免遗址本体遭到破坏。保持遗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是整个生态修复活动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基于遗址的不可再生性以及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遗址的保护、修缮和维护是遗址公园生态修复工作的研究重点。从生态修复的角度来看,遗址本体的文化独特性为景观生态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主题。通过生态修复将遗址保存在遗址公园中,不仅保护了遗址,减少了建造成本,还能营造出统一、独特的文化主题,实现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融合。本文通过对遗址公园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多层次生态修复理论的研究,总结了目前遗址本体修复和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人工湿地公园的水体修复和主题遗址公园的景观生态环境修复案例中,进一步阐明了多层次生态修复理论的实际可行性,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遗址公园生态修复策略,即从物种层面、系统层面、交叉层面和文化层面制定遗址公园的生态修复措施。这四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递进关系,能够综合解决遗址公园生态修复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
【关键词】:多层次 生态修复 主题 遗址公园 景观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2.1 遗址公园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9
  • 1.2.2 建立多层次生态修复系统性策略的必要性9
  • 1.2.3 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建立多层次生态修复模式的价值9-10
  • 1.3 相关研究综述10-12
  • 1.3.1 生态修复的背景10
  • 1.3.2 生态修复理论的提出与发展10-11
  • 1.3.3 多层次生态修复理论的实践模式11-12
  • 1.4 研究的创新点12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12-14
  • 1.5.1 研究方法12-13
  • 1.5.2 论文框架13-14
  • 1.6 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14-15
  • 第二章 主题遗址公园概述15-26
  • 2.1 研究的缘起15-17
  • 2.1.1 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15-16
  • 2.1.2 遗址公园的发展趋势16-17
  • 2.2 主题遗址公园的特征17-19
  • 2.2.1 主题的个性与共性17
  • 2.2.2 遗址的主要特征17-19
  • 2.3 主题遗址公园的分类方法19-20
  • 2.3.1 按照规模划分19
  • 2.3.2 按照遗址展示程度划分19
  • 2.3.3 按照主题内容划分19-20
  • 2.4 主题遗址公园的功能20-22
  • 2.4.1 增强遗址的识别性20
  • 2.4.2 保护遗址本体20
  • 2.4.3 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20-21
  • 2.4.4 促进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21
  • 2.4.5 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21-22
  • 2.5 遗址公园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2-26
  • 2.5.1 当前生态退化的普遍性22-24
  • 2.5.2 主题遗址公园生态修复的必要性24-25
  • 2.5.3 主题遗址公园生态修复的可行性25-26
  • 第三章 生态修复的多层次探究26-36
  • 3.1 生态恢复与生态修复26
  • 3.1.1 生态恢复的定义26
  • 3.1.2 生态修复定义26
  • 3.2 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局限性26-27
  • 3.2.1 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三种倾向26-27
  • 3.2.2 修复目标的静态性27
  • 3.3 多层次生态修复模式的特征27-30
  • 3.3.1 物种层面的生态修复27-28
  • 3.3.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28-29
  • 3.3.3 交叉层面的生态修复29
  • 3.3.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29-30
  • 3.4 多层次生态修复的实际运用30-34
  • 3.4.1 成都活水公园30-33
  • 3.4.2 迁安三里河生态走廊33-34
  • 3.5 多层次生态修复的局限性34-36
  • 第四章 国内外遗址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案例对比分析36-54
  • 4.1 城墙类遗址36-40
  • 4.1.1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36-38
  • 4.1.2 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38-40
  • 4.1.3 案例对比分析40
  • 4.2 工业厂房类遗址40-48
  • 4.2.1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40-44
  • 4.2.2 中山岐江公园44-45
  • 4.2.3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45-47
  • 4.2.4 案例对比分析47-48
  • 4.3 矿区类遗址48-53
  • 4.3.1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48-51
  • 4.3.2 宝山国家矿山公园51-53
  • 4.3.3 案例对比分析53
  • 4.4 国内外遗址公园案例分析总结53-54
  • 第五章 基于多层次生态修复的主题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策略54-69
  • 5.1 主题遗址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工作框架54-55
  • 5.2 物种层面的修复策略55-58
  • 5.2.1 避免物种在物理方面的损害55-56
  • 5.2.2 依据历史考证,选用历史上存在的植被56
  • 5.2.3 保留场地的现存植被56-57
  • 5.2.4 借用植物本身的寓意57
  • 5.2.5 选择环境适应性强的植物57-58
  • 5.3 系统层面的修复策略58-62
  • 5.3.1 完善植物群落的组织结构58-59
  • 5.3.2 实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59-60
  • 5.3.3 利用生态环境调和空间气氛60-61
  • 5.3.4 运用乡土植被体现地域特色61-62
  • 5.4 交叉层面的修复策略62-67
  • 5.4.1 建立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62-64
  • 5.4.2 采用可持续的运营模式64-65
  • 5.4.3 健全遗址公园管理体制65-66
  • 5.4.4. 多学科的共同参与66
  • 5.4.5 提高民众的参与程度66-67
  • 5.5 文化层面的修复策略67-69
  • 5.5.1 消费观念的重塑67
  • 5.5.2 生态价值的重塑67-69
  • 结论与后续研究方向69-71
  • 主要结论69-70
  • 后续研究方向70-71
  • 参考文献71-74
  • 图片来源74-76
  • 致谢76-77
  •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77
  • 学术论文77
  • 在学校期间参加的项目与课题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从遗址公园的分类看保护与开发[J];中外建筑;2009年07期

2 李海燕;;国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3 王西京;;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工程感悟[J];建筑创作;2012年01期

4 李璇;;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与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6期

5 张松涛;;厘清遗址公园的工作根本[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6 成玉宁;;遗址及其公园化[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7 杨春梅;;记忆的表达[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8 陆琦;;遗址与遗址公园[J];风景园林;2012年02期

9 冯骥才;;请不要遗址公园化[J];报刊荟萃;2010年10期

10 冯国;李梁;;陕西省规划在秦始皇陵建设大型遗址公园[J];陕西建材;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军;;从西安曲江新区六大遗址公园建设看公园建设管理与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A];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2 倪士毅;;浅谈“南宋故宫遗址公园”的建设问题[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王t ;;整修西洋楼遗址的一次现场讨论会[A];《圆明园》学刊第二期[C];1983年

4 华冠球;陈浩;;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整修规划方案 方案三[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5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整修规划方案 方案五[A];《圆明园》学刊第四期[C];1986年

6 华芳;王沈玉;;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遗址的保护利用研究——以杭州市南宋临安城遗址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7 孙凤岐;;发掘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古卫城风貌——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设计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8 孙凤岐;;发掘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古卫城风貌——结合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设计[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9 张祖群;;环境保护:大遗址可持续发展的基点[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蔡晴;;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价值取向——以南京明代官城、城墙遗址公园为例[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卓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爽;“七三一”遗址将规划建成战争遗址公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实习记者 沈仲亮;哈尔滨将建“731”战争遗址公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何勇海;警惕“遗址公园化”愈演愈烈[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4 何勇海;给遗址与公园划一条清晰界线[N];太原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柳晓宁;建设遗址公园是对古代遗址最好的保护方式[N];鹤壁日报;2014年

6 记者 李薇帆;废弃矿坑将变矿山遗址公园[N];重庆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徐锦忠;万年仙人洞遗址:凤凰涅i肹N];江西日报;2003年

8 牛建宏;遗址公园建设何去何从[N];中国建设报;2003年

9 舒琳;731:不能忘却的记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蒋太旭;武汉工业遗址公园:为工业名城留下特殊历史[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鲍沁星;杭州自南宋以来的园林传统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迪;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遗址地居民知情权与参与权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何婷;城墙遗址保护中的展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樊淳飞;遗址保护建筑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马丹丹;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惠昭;史前遗址的展示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谢英豪;基于产业互动的西安地区遗址公园开发模式和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7 贾凌云;考古城址展示及博物馆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8 曹海云;都城类遗址的展示方式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9 潘臻;大遗址保护视野下的牛河梁遗址展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李风歧;基于遗址保护和古迹再现的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2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672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1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