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与小说美学

发布时间:2016-09-21 19:19

  本文关键词: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与小说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4年

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与小说美学

向婉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的一位伟大女性。除了其卓越的小说创作,她的富有先锋精神的女性主义观念、小说美学思想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论文四章,分别探讨:伍尔夫女性主义和小说美学两大思想观念发生的根源;伍尔夫女性主义观念的具体内容;伍尔夫小说美学的主要成份;伍尔夫女性主义观念和小说美学的内在联系。文章结语分析伍尔夫的女性主义和小说美学产生的历史影响。 导致伍尔夫女性主义和小说美学观念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特殊的家庭经历对她早年成长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起云涌的女权主义思潮在她思想上引起的激荡;20世纪初期英国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的美学思想给她的熏陶。 伍尔夫的女性主义从揭示造成女性不幸的社会原因出发,进一步探讨了女性自身思想性格的局限。伍尔夫提出,“双性同体”应该是建设正常人性的目标,女性的解放也依赖于此目标的落实。 伍尔夫的小说美学有丰富的内容。她酷爱文学,深深感受到文学的伟大,但她同时清醒地意识到文学应该随时代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发展而发展。她追求内在真实与非个人化写作。她认为小说应该是一种能够包融多种艺术元素的特殊形式。 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与小说美学思想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两者在排斥“客观真实”上意向相同。伍尔夫对意象化诗意形式的追求既是其女性主义气质的表现,也是其小说美学观念的投影。也正是其女性主义和小说美学的融合使伍尔夫在创作中既“追求自我”又“排斥自我”,呈现出复杂而矛盾的价值取向。 结语指出,伍尔夫作为开辟者和拓荒者,继承并发展了女性主义诗学传统,为后来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建立了理论框架,提供了话语模式,对后世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女性主义诗学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慧;申彦霞;;伍尔夫研究评析[J];长城;2010年06期

2 项凤靖;在片刻之间捕捉到永恒——析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印象主义艺术手法[J];当代文坛;2003年01期

3 潘建;;国外近五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1期

4 陈静;《达罗卫夫人》中的对话和思维表现形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王胜钰;伍尔夫的母性中心世界——论《到灯塔去》的主题[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赵晓囡;;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到艾丽丝·沃克:女性心灵的书写者和探索者[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7 上官秋实;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及理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3期

8 张薇;论伍尔夫小说的诗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陈豪;;通向澄明:伍尔夫笔下“重要瞬间”的哲学意蕴[J];探索与争鸣;2010年02期

10 武跃速;宇宙人生的诉说——解读伍尔夫的诗小说《海浪》[J];国外文学;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舒予;论伍尔夫与勃朗特的心灵与创作之关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章赟;;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3 卞甜;;《达洛卫太太》与“天使”——析伍尔夫的性别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杜馨;;追寻心中的“灯塔”——浅析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象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5 方旭红;;现代文学语境中悲剧审美态势下的“隐形批判”——读迟子建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6 张传根;;《邱园记事》的“相关”解读关联理论视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付子英;;论林徽因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8 陈露;;伍尔夫对“基督受难”原型的戏仿——看《达洛卫夫人》中赛普蒂默斯的现代虚无[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崔海妍;;论文学史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柳淑娟;;《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彦;;女性写作:从身体到经验——兼论当代女作家的创作[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刘璐;;无韵诗章:论伍尔夫小说的诗化特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陆兴忍;;后学语境下女性日常生活叙事话语权威的建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4 吕雪梅;;解话中画,理文中纹 解读伍尔夫《海浪》中的立体主义叙事实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普玲;人物与叙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晓君;浩然创作的本土性与评价史[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陈娟;张爱玲与英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8 胡泓;从他者到他们[D];河南大学;2003年

9 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D];河南大学;2003年

10 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艳梅;昨日重现:浅析弗吉尼亚·伍尔芙小说《幕间》的创伤主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袁渊;《浪》:一部关于存在的“诗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沈婷;弗吉尼亚·伍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时间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崔晓艳;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崔晓晰;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时间概念[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贤蓉;论阿诺德·贝内特《克雷亨格》中的父子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7 辛涛;论《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中菲利普人格的转变[D];湘潭大学;2010年

8 曾秋霞;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蝇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音;伍尔夫诗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一杰;从压抑到自由—解读金斯莱·艾米斯之《幸运的吉姆》[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舒予;论伍尔夫与勃朗特的心灵与创作之关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王贵明;《达罗威夫人》中的叙述话语[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项凤靖;在片刻之间捕捉到永恒——析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印象主义艺术手法[J];当代文坛;2003年01期

4 葛桂录;边缘对中心的解构——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另一种阐释视角[J];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02期

5 潘建;;国外近五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1期

6 白晓冬;;溶入一片淡淡的色彩——浅析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去灯塔》[J];读书;1986年03期

7 王洁群,王建香;实现女性自身的价值——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写作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8 王家湘;维吉尼亚·吴尔夫独特的现实观与小说技巧之创新[J];外国文学;1986年07期

9 赵永晖;评吴尔夫的《黑夜与白天》[J];外国文学;1987年02期

10 王家湘;二十世纪的吴尔夫评论[J];外国文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建华;沧桑400年 读书3人谈[J];中外文化交流;2002年11期

2 范圣宇;试析《墙上的斑点》[J];名作欣赏;2003年10期

3 林佳;超越生命——从《达罗卫夫人》看V·伍尔夫的精神世界[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吕洪灵;;创作的诗意与性别的演绎——伍尔夫与凌叔华作品比较[J];译林;2008年03期

5 马睿;从伍尔夫到西苏的女性主义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3期

6 董辉;《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声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张雪梅;伍尔夫女权主义文学观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张志红;;解析《到灯塔去》中的死亡意识[J];长城;2010年08期

9 苟丽梅;解读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思想蕴含[J];社科纵横;2004年04期

10 万永芳;光与影的和谐——论绘画手法在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运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璐;;无韵诗章:论伍尔夫小说的诗化特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苏友芬;;简述女作家共同的叙事形式选择——小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止庵;;书评业现状二人谈[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慧卿;[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本报驻德国记者 刘华新;[N];人民日报;2010年

3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N];光明日报;2010年

4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生 史欣;[N];东方早报;2010年

5 武炳新;[N];中国邮政报;2002年

6 阎立 孔德琴(作者单位分别为合肥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N];光明日报;2004年

7 柳已青;[N];安徽经济报;2006年

8 刘鹏凯;[N];海南日报;2004年

9 柳已青;[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洪灵;情感与理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毛继红;寻找有意味的形式[D];河南大学;2002年

3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吕娜;当代奇卡纳代表作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买琳燕;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林泰瑞;中西文化交汇与冲突的一生[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薇;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女性主义理论在其小说中的体现[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杜扬晨;伍尔夫在《远航》中矛盾的帝国主义情结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郑捷;消解二元对立论[D];山东大学;2011年

4 徐巍;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性写作”问题[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爱琳;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理论及创作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宇璐;论弗吉尼亚·伍尔夫自传《存在的瞬间》中的身份建构[D];扬州大学;2013年

7 向婉;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与小说美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谭香花;困境与出路[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程英;[D];郑州大学;2002年

10 董晓航;意识流、诗意化与音乐性——论伍尔夫《到灯塔去》的艺术[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与小说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9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