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2:10

  本文关键词: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早在20世纪初期,本雅明就预构出大众传媒思想的理论框架,他以艺术生产理论为大众传媒思想的建构基础,通过对传统艺术与机械复制技术时代的艺术进行对比,阐述在时代变迁中艺术的变革、大众的转变等现象。在这些变革的现象中,本雅明又向我们展示了他对大众传媒的传播者、大众传媒的接受者、大众传媒的代表性载体摄影与电影的独特见解。本雅明认为大众传媒的传播者是“艺术政治化”的传播者、大众传媒的接受者是“有主见”的接受者、大众传媒的代表性载体摄影与电影是“革命性”的先锋艺术代表。虽然他的思想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和批评,并因其过于依赖和看重技术而被扣上“技术决定论者”的帽子,但不可否认,本雅明的美学思想对当代西方和中国的大众传媒理论的建设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艺术生产 大众传媒 载体 接受者 传播者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206;B83-0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8
  • 第一章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8-16
  • 第一节 艺术生产理论来源8-12
  • 一、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内容8-10
  • 二、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背景10-12
  • 第二节 艺术生产理论内容12-15
  • 一、艺术生产力——技术12-13
  • 二、艺术生产者——艺术家13-14
  • 三、艺术消费者——创造者14-15
  •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核心概念解读16-38
  • 第一节 "复制技术"概念解析16-20
  • 一、"复制技术"发展史16-18
  • 二、"机械复制"的特征18-20
  • 第二节 "灵晕"概念解析20-28
  • 一、"灵晕"的演进20-24
  • 二、"灵晕"的特征24-28
  • 第三节 "震惊"概念解析28-37
  • 一、经验与体验28-30
  • 二、"震惊"的特征30-34
  • 三、从"灵晕"到"震惊":波德莱尔的抒情诗34-37
  •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38-58
  • 第一节 大众传媒的载体38-50
  • 一、摄影:从经典到大众的艺术38-45
  • 二、电影:机械复制时代的"最高艺术"45-50
  •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传播者50-53
  • 一、演员:从舞台到银幕50-52
  • 二、导演:从宣传员到传播者52-53
  •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接受者53-57
  • 一、受众:从主动到被动54-55
  • 二、受众:从被动到主动55-57
  • 本章小结57-58
  • 结语58-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5-6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容杰;传播美学学科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88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a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