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

发布时间:2017-04-14 01:13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B83-05;G122
【目录】:
  • 引言4-10
  • 一、 文化启蒙的宏大叙事10-15
  • (一) 怀疑与寻找11-13
  • (二) 借鉴与自省13-15
  • 二、 大众文化的理性审视15-25
  • (一) 问题溯源15-18
  • (二) 理性审视18-25
  • 三、 世俗时代的审美风尚25-34
  • (一) 审美变迁25-32
  • (二) 客观评价32-34
  • 四、 知识分子的现世情怀34-39
  • (一) 当下困境34-37
  • (二) 现世情怀37-39
  • 五、 审美文化的批判建构39-52
  • (一) 当代审美文化批判与建构的前提性思考39-46
  • (二) 当代审美文化的技术本体化批判46-49
  • (三) 审美教育的当代使命49-52
  • 结语52-53
  • 注释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阳;;论当代美学多元格局的建构[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2 姚文放;;美学话语转型与人文精神建构——“大众文化与当代美学话语系统”学术讨论会综述[J];社科与经济信息;1994年09期

3 岛子;;大众文化反讽——侯冠滨雕塑艺术评析[J];东方艺术;2011年15期

4 何爱云;;大众文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学习;2011年06期

5 张程程;;从中国内地三十年流行音乐再看大众文化的特点[J];群文天地;2011年07期

6 李香兰;;我国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流行音乐发展的趋势探析[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7 刘灵昕;;大众文化的效应、价值及转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陈楠;;浅析大众文化中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9 杨勤;;浅谈在大众文化生活中舞蹈艺术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10 杨聪;;论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俊;;大众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2 王向峰;;辽海讲坛第二讲 大众文化的根性与易境之改塑[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3 朱效梅;;以邓小平理论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艳雪;;从消费文化中构建积极的大众文化初探——以“昕薇MOOK”首套系列丛书策划为例[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5 吴晓都;;列宁与20世纪大众文化[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代迅;;我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外观论析[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卫华;高明航;卢文梅;;关于现代科技革命与文化的思考[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8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大众文化[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林存秀;;走出古典之后——民国初年的大众文化与小知识分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张同胜;;《水浒传》与大众文化[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会娜;新形势下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2 董爱民;审美文化应肩负起引导社会风尚的责任[N];文艺报;2006年

3 张晶;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苏峰;正确认识大众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周中之;强化大众文化的“扶正”功能[N];解放日报;2005年

6 明亮;1991年“渴望现象”带热大众文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7 作家 梁晓声;大众文化不应只是娱乐[N];人民日报;2008年

8 晗宁;促进审美文化向现实拓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刘峰;大众文化的理性解读[N];人民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龚丹韵;大众文化如何表达爱国情怀[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4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6 曹巧兰;城市审美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中山;全球化语境中当下中国文学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9 张伯存;中国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男性气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鹏飞;大众文化视野中历史电视剧的叙述策略[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邹一;大众文化的审美存在与审美现代性批判[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晓波;怎样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游建荣;消费时代的意义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谢中山;影响的焦虑——大众文化与新生代作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志;本雅明大众文化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贞;论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岭;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运用的语境化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4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9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