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匾联审美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7:13

  本文关键词:中国匾联审美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匾额和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遗存,其历史源远流长,自秦汉始,到明清,乃至现代,都一直被继承、延续和发展。匾联与我国人民的审美文化生活密不可分。本文从匾联艺术产生的内在文化机制说起,将匾联艺术研究与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相结合,通过分析中国匾联艺术产生的文化根源及匾联的审美文化特征,从中探究匾联审美文化的深层意义。文章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论题的研究意义、学术现状、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匾联艺术产生的文化背景。匾联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形式,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用桃木驱鬼辟邪的巫术文化,并且与中国题名文化紧密相连,其产生年代可上溯至周朝。第二章主要从匾联艺术的审美角度入手,以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为出发点,对匾联的不同审美文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及分析。第三章重点研究匾联艺术的种类遗存及历史走向。这一章不仅展示了匾联艺术的当代种类遗存,且试图对匾联艺术的未来历史走向提出合理的建设性建议。总之,论文重在阐述匾联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生成,力欲展示匾联艺术的深层文化结构及内在生命空间,并在当下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对匾联艺术的历史发展做出积极探索。
【关键词】:匾联艺术 文化生成 审美特征 历史走向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绪论11
  • 1 联艺术的文化生成11-16
  • 1.1 巫术文化11-12
  • 1.2 题名文化12-14
  • 1.3 民俗文化14-16
  • 2 匾联艺术的审美文化特征16-32
  • 2.1 尚中·重礼孝16-22
  • 2.1.1 尚中16-19
  • 2.1.2 重礼孝19-22
  • 2.2 尚自然22-26
  • 2.2.1 山水隐逸文化的体现22-24
  • 2.2.2 “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24-26
  • 2.3 崇空26-32
  • 2.3.1 崇空26-27
  • 2.3.2 佛教文化对匾联艺术的影响27-32
  • 3 匾联艺术的种类遗存及历史走向32-41
  • 3.1 种类遗存32-34
  • 3.2 价值体现34-36
  • 3.3 历史走向36-41
  • 3.3.1 匾联的发展现状36-38
  • 3.3.2 历史走向38-41
  • 结语41-43
  • 参考文献43-46
  • 个人简历、在校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建春;商业牌匾的传统文化色彩(上)[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匾联审美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4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