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13:02

  本文关键词:《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生存是庄子思想体系里的核心问题。庄子强调个体生存的生命自由。庄子的生存与庄子哲学意义上的“道”紧密相连,“道”成为其生存的基石和发展的力量。庄子的生存美学思想始终围绕“道”展开,对生命的自由进行不竭地追寻。从“道”与生存关系的角度出发,现实和内心构成了庄子生存世界的两个方面。在现实生存世界里,庄子剖析了当下荒谬的社会,反思了处在这样社会之中的人,提出建立以德蕴生的理想人物,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倾注之美;而时、命、生、死是生存永恒的内在主题,这些与生俱来的问题始终是个体生存无法回避的。庄子对时命生死的探讨既深刻又透彻,这主要体现在他能将这些命题贯穿于现实困境之中,他用审美的方式对内在的生存困惑进行回答,其生存洒脱的正是审美观念的体现;在个体现实生存的意义上,庄子用“无用之用”的思想践行着个体生存的生命指向,是庄子从审美认识转化为生存实践的开始。在内心生存世界中,庄子首先发现了审美主体,即审美心胸,而要达到审美心胸需要一个净化的过程,这就是庄子的“心斋—坐忘”;进而,庄子用澄明后的心灵去感思天地,诗化自然,创造出以“自然无为”为标准的审美形态,如全美、大美、淡美;随后,庄子将内心的诗意化作语言,来开启自然之美和内心的诗意。同时,庄子的语言也是一种诗性,是可聆听自然的声语,即“天籁”。最后,在现实和内心之间,在个体与世界的隐喻之中,庄子以“游”作为整体性、实质性的生存方式,通过对“游”的实现场域“远”和内涵指归“真”的分析,来诠释和凸显出生存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还原和整体性思考方法,以生存论美学为视野,从历史背景和哲学、美学、文学立场出发,对庄子生存美学做全景式阐发。论文构筑了庄子生存美学的顶峰——美是在个体生存的本真方式上对生命自由的诗性放飞。人的生存因为有了美而更加诗意地“绽”出来,这也是中国式美学思想里一朵永远充满魅力的奇葩。
【关键词】: 生存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23.5;B834.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5
  • 一、庄子美学研究概况8-10
  • 二、庄子美学研究方法举要10-12
  • 三、庄子生存美学研究思路12-15
  • 第一章 道通为一:庄子生存美学的基点15-22
  • 一、道生天地:道与生存之本互源15-18
  • 二、道以观美:道与生存之美相融18-22
  • (一) 言道之美19-20
  • (二) 体道之美20-22
  • 第二章 与时俱化:庄子个体生存的现实审美化22-36
  • 一、至德以生:个体生存的现世困境与审美反思22-26
  • (一) 世之批判22-24
  • (二) 人的反思24-26
  • 二、时命生死:个体生存的人生局限与审美回答26-31
  • (一) 安于时命26-28
  • (二) 参透生死28-31
  • 三、材与不材:个体生存的生命指向与审美实践31-36
  • (一) 无用之用31-33
  • (二) 柴立中央33-36
  • 第三章 独化内心:庄子个体生存的内心诗性化36-54
  • 一、心的呈现:个体生存诗意心灵的发现与净化36-42
  • (一) 诗心的发现36-38
  • (二) 诗心的净化38-42
  • 二、心的延伸:个体生存诗化自然的感思与境界42-47
  • (一) 诗化自然42-44
  • (二) 自然之美44-47
  • 三、心的绽放:个体生存诗性语言的遮蔽与敞开47-54
  • (一) 言的遮蔽48-50
  • (二) 心的敞开50-54
  • 第四章 生命之游:庄子生存美学的顶峰54-64
  • 一、游而远:现实与内心之间的场域转换54-59
  • 二、游而真:个体与世界之间的生存隐喻59-64
  • 结论64-66
  • 注释66-69
  • 参考文献69-72
  • 附录172-77
  • 附录277-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1-83
  • 致谢83-8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洪玲;袁伟静;;“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浅析中国画的内涵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婉秋;中国古代寓言的道德寓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连越;《庄子》典故流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4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7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