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重塑中原“美”

发布时间:2017-05-01 04:09

  本文关键词:重塑中原“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当代河南不代表中国最先进的地区,但也不是最落后的地区,它代表了中国最根本的属性和特征。当今河南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河南人在中国的遭遇相当于中国人在世界的遭遇。河南人崇尚传统,将中原文化的优秀品质和劣根性一起保留至今,加上河南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中原文化不被重视,得不到尊重,甚至遭到误解,中原文化的形象遭到严重破坏。 一个真正意义的文明国家是需要一个健全的审美文化的环境的,所以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构建当代中原审美文化,这需要对中原审美文化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经济的强大是文化发展的有力支撑,河南经济和观念的落后,加上当代审美观念的改变,使得当代中原文化落后,中原审美文化更是无从谈起。面对这种状况,构建中原审美文化肩负着双重的责任,文明的社会不是落后的社会,所以当代中原审美文化一方面要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一方面还要提升人的素质,让河南人都能以审美的眼光评价生活,审视世界。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有一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原审美文化的创新发展自然也不例外。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积淀,构建当代中原审美文化不能将传统文化抛弃,虽然历史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但它可以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传统中原文化显现出的特点为审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原文化的美学价值显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来源,以及传统中原审美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原文化的劣根性及在面对当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时,显现出的一些不利于发展的消极因素,导致了中原文化落后的现状。所以在传统中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是可以指导今天的审美文化发展,对文化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需要传统文化的积淀,但不是复古,发展依然要靠创新。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是民族长期积淀的产物,所以文化的创新决定了创新的内容不可能是孤立的,创新必定是在历史之上的。给传统中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赋予新的形式,使之能够为今天的生活服务,在当代社会中继续散发光芒。传统中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与当代科学技术结合,使之符合今天的审美需求,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将传统的中原审美文化进行现代转换,找出一条符合文化发展趋势、更加适合中原的文化发展之路。 最后构建当代中原审美文化就要提升人类生存的品质,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建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体系,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改善人的生活,创建良好的生存环境,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文化氛围;中原审美文化创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的全面进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激发全社会进取心,以一个健全的审美文化环境来全面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中原审美文化 继承 创新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中原文化的现状10-14
  • 第一节 文化与审美文化10-11
  • 一、文化10
  • 二、审美文化10-11
  • 第二节 当代中原审美文化的现状11-14
  • 一、文化的断层11
  • 二、观念的落后11-12
  • 三、审美文化的转向12-14
  • 第二章 中原文化的传统14-23
  • 第一节 中原文化的影响14-16
  • 一、政治性14-15
  • 二、伦理性15
  • 三、以农为本15-16
  • 第二节 中原文化的美学价值16-19
  • 一、原始神性美学16-17
  •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17-19
  • 第三节 中原文化的消极因素19-23
  • 一、小农意识19-21
  • 二、儒家消极思想21-23
  • 第三章 中原审美文化的创新发展23-35
  • 第一节 传统中原审美文化的现代意义23-29
  • 一、“和合”精神的当代价值23-26
  • 二、自强不息的现代启示26-28
  • 三、“兼爱”的时代感28-29
  • 第二节 传统审美文化的当代转换29-35
  • 一、陶瓷艺术的创新29-31
  • 二、武术发展的新形式31-32
  • 三、戏曲发展的新媒介32-35
  • 第四章 构建美好的中原文化35-39
  • 第一节 提升现实生存的品质35-38
  • 一、创建以人为本的文化体系35-36
  • 二、创建人与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36-37
  • 三、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体系37-38
  • 第二节 带来精神的充实和感情的愉悦38-39
  • 结束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后记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宇;;在继承中创新:当代英国设计教育刍议[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2 刘大声;;心酸的军礼[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1年09期

3 游晴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郭兴华;;谈加键唢呐的继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5 徐达;;论科学发展的继承与创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6 王宇成;;宫体诗对咏物思潮继承与发展的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孟宪华;;论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郭卫东;黄小勇;贾静芳;;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不平衡双语制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井天晓;;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刘志;;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元忠;;让土家族医药扎根农村,走出大山的思考[A];2006年全国土家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昌运;;发扬延安精神 建设美好家园[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焦维新;;ESA空间探测计划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许令周;;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披沙拣金[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蒋建军;;浅谈紫砂工艺创作的继承和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6 刘根科;;在改进中加强 在继承中创新——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张中元;徐树森;;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段立纲;;坚持继承与创新加快傣医药事业发展[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一)[C];2007年

9 铁锦程;许晓鸣;刘慧;张钟俊;;CIMS中面向对象(O-O)技术的应用[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买丽坎·伊明;阿依夏姆古丽·吐尔地;;重视继承名老维医宝贵经验之我见[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继承继承再继承[N];人民公安报;2001年

2 吴江;范·弗立欣根:辉煌事业谁继承?[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3 福建石狮市法院 林彬彬;我能否继承这笔保险金[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胡考绪 刘成;继承为了创新[N];经济日报;2001年

5 李世焕;哪些财产可作为遗产被继承?[N];中国老年报;2001年

6 记者 雷彬 实习生 闻治坤;优惠售房能否继承[N];重庆商报;2001年

7 本报驻京记者刘军;文化遗产该怎样继承[N];解放日报;2002年

8 律师 袁仕友;房屋可由外人继承吗?[N];中国老年报;2002年

9 王律师;细说房屋继承[N];湖南经济报;2002年

10 霍振宇 孙宇红;丈夫按份继承的房产 妻子不能共有[N];检察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萍;川端康成与日本传统美[D];山东大学;2007年

2 徐彦利;先锋叙事新探[D];山东大学;2005年

3 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秦岩;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赵化刚;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探析[D];南开大学;2009年

6 郭晓光;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静娟;继承与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曾慧;满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林峰;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洋;重塑中原“美”[D];郑州大学;2007年

2 张蓉;园林景观设计与环境可持续发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薛冰;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艳芳;论我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继承与改造[D];安徽大学;2005年

5 吴义曲;现代景园对传统景园的继承与拓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赵俊卿;论《西游补》对《西游记》的继承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7 赵冰洁;文天祥对杜甫诗歌的继承[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小丽;金庸武侠小说对传统武侠小说的继承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飞;继承与变异: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现状与未来[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刘朝晖;浅析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重塑中原“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8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d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