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快感到美感

发布时间:2017-05-01 08:00

  本文关键词:从快感到美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快感和美感的关系问题,人们一直都非常感兴趣,从古到今许多哲学家都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近来也有一些论著专门探讨这个问题。在对美感与快感的体验中,二者有时紧密结合,有时有天壤之别,有时又好像互相对立,不能相容。对各种快感和美感现象进行分析后,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个结论是:快感是动物性的感受,美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性感受;二者关系密切,快感是美感的基础和前提,美感是快感的升华。而至于动物性与精神性有什么区别,快感又是如何升华为美感的,人们至今还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回答。美感问题是美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展开各种美学现象研究的基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意义重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各种感官快感都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而在商品经济中快感似乎又成了实现最大利润的最有效手段,于是好像人们有无尽的快感需要体验,需要购买新的感受,追逐新的潮流。在这种追逐中,人们却好像逐渐缺乏了精神性的美感享受。这样看来,对快感与美感的关系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美感也是从快感发展而来的,,快感是美感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快感是生命生存繁衍的奖励机制,鼓励生命有机体去做对生命有益有利的事情,我们的各种感官都能体验到快感。总结美学史上人们对美感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感是外界事物的视听觉形象引起的人们的情感反应;美感具有社会性,美感是令人愉悦的,虽然没有直接的功利性;美感中存在着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自发进行的一种直觉,而不是逻辑推演的过程;在美感中人们往往有所感悟或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从生命活动的角度,我们认为美感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存繁衍乃至一切社会性创造活动的诱导机制,美感使我们精神振奋,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本文试图从系统自组织理论入手来研究美感和快感关系问题。系统自组织理论是上世纪后期逐渐成熟的理论,它是在“老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美学热潮中,“老三论”曾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老三论”已经被“新三论”所代替,“新三论”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研究的新发展,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理论、混沌学、超循环理论等,它们又可以统称为系统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现象在自然、社会以及思维现象中是普遍存在的。人们已经可以用自组织理论来解释它
【关键词】:美感 快感 自组织 对象化 诱导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4
  • 引言14-17
  • 第一章 从快感到美感研究综述17-39
  • 第一节 快感研究综述17-22
  • 第二节 美感研究综述22-29
  • 第三节 美感和快感关系研究综述29-39
  • 第二章 系统自组织理论与动物性快感39-58
  • 第一节 系统自组织理论与生命的本质39-46
  • 第二节 系统自组织理论中的生命进化46-52
  • 第三节 系统自组织理论与动物性快感52-58
  • 第三章 人类感官快感与美感58-90
  • 第一节 感觉与感情的性质与作用58-64
  • 第二节 快感的性质与作用64-66
  • 第三节 感官快感与美感66-83
  • 一 肤觉快感与美感66-72
  • 二 味觉快感与美感72-74
  • 三 嗅觉快感与美感74-76
  • 四 视觉快感与美感76-81
  • 五 听觉快感与美感81-83
  • 第四节 性快感与美感83-90
  • 第四章 人类美感90-153
  • 第一节 动物的“美感”90-94
  • 第二节 人与动物的区别:精神94-101
  • 第三节 人类美感的产生101-147
  • 一 人类生命和社会性创造活动的诱导机制101-119
  • 1 美感中的愉悦感101-110
  • 2 美感:人类生存繁衍乃至一切社会性创造活动的诱导机制110-115
  • 3 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和联系115-119
  • 二 从史前“艺术”看美感起源119-125
  • 三 美感的方向和内容125-139
  • 1 美感的方向:追求最高意义125-131
  • 2 美感的内容:丰富的快感经验131-134
  • 3 女性的美与爱情134-139
  • 四 美感的过程:序参量、超循环和混沌状态139-147
  • 1 美感的主导力量:序参量139-141
  • 2 美感的发展形式:超循环141-144
  • 3 美感的复杂性:混沌状态144-147
  • 第四节 对美感的反思147-153
  • 一 理性思维的缺位147-149
  • 二 美感满足的麻痹149-150
  • 三 美感假象的虚幻150-151
  • 四 大众审美文化与美感151-153
  • 结语153-157
  • 参考文献157-165
  • 致谢165-16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66-16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6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修竹;五味调和的审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赵汝超;赛车电影的速度奇观构成因素及其审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高云霞;美感功用性的现代阐释[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从快感到美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8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