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伽达默尔对康德审美意识学说的扬弃

发布时间:2017-05-03 20:05

  本文关键词:论伽达默尔对康德审美意识学说的扬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详细批判了以康德为代表的审美意识学说。伽达默尔揭示出,康德的审美意识学说起源于人文主义传统但又抛弃了这一传统,这使得审美意识学说体现出先验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康德的审美意识学说是建立在主观论之上的,并遵循认识论的研究模式,所以它否认了艺术中的真理。伽达默尔则把他的美学建立在现象学之上并具有生存论和解释学的纬度,从而维护了艺术中的真理。康德思想本身具有对审美意识学说的否定因素,伽达默尔正是突出强调这些否定因素并进而扬弃了康德的审美意识学说。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关键词】审美意识 人文主义传统 现象学 真理 伽达默尔 康德美学 共通感 艺术美 解释学 学说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伽达默尔以现代哲学解释学的代表人物而闻名于世,而他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的第一部分却是探讨美学问题的。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在他看来,美学是可以归并到解释学的。他的哲学解释学正是试图从维护审美领域中的艺术真理出发,来“发展一种与我们整个诠释学经验相适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义;愿美学茁壮成长[J];哲学研究;1980年12期

2 瓦西里·马科维丘克 ,褚一平;艺术的道德责任[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3 洪毅然;简论美和审美意识的阶级性和共同性[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加申;;全国美学会议学术讨论侧记[J];哲学动态;1980年08期

5 李致钦;;试论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李致钦;;论审美意识的产生及其特征[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庄其荣;论康德“美的分析”第一个契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8 全国高等民族院校文艺理论研究会《美学十讲》编写组;什么是美感?——《美学十讲》第四讲[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9 周仁强;“共同美”、“阶级美”非科学命题[J];江淮论坛;1981年02期

10 陆一帆;第一章 绪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本;;王国维与古典美学的现代转型[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李庆本;;美学史方法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全国美学会议学术报告会结束继续分组讨论美育等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徐书城;;美学方法论改革刍议——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于乃昌;;走进边缘——中华美学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朱存明;郑广智;;《人类学美学的崛起》[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齐大卫;;“最大的美”——世纪“审美之维”[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陈晓琦;;新闻摄影美与艺术性再探[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洁;美术馆,应请更多观众走进[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湘雅医学院附二院老年病科副教授 屈晓冰;治不了则临终关怀[N];大众卫生报;2000年

3 乔羽;“终于进入了专家的视野”[N];光明日报;2000年

4 曹瑞金;正确认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5 李一安;强化图书编辑的审美意识[N];人民日报;2000年

6 明照;文学与科学携手[N];文学报;2000年

7 羽军;现代意识与审美超越[N];文艺报;2000年

8 雷达;中国文化怎样影响世界[N];文艺报;2000年

9 杨军;期刊封面设计刍议[N];安徽日报;2001年

10 陈胜利;全球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两个基本取向[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黔兰;信仰与美——回族文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陈立群;先秦天人观念的变迁与审美意识的酝酿[D];复旦大学;2003年

3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盛莉;《太平广记》仙类小说类目及其编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永春;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潘慧琼;南朝文学批评意识的两个维度[D];浙江大学;2006年

8 吕品秀;现代西方审美意识与室内设计风格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额尔敦;《江格尔》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怡鹏;“文”的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莺;艰难的心路历程——当代城市女性小说的女性审美意识流变[D];暨南大学;2001年

3 周一鸣;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困惑与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贾玺增;近代西方非主流服饰发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2年

5 王刚;唐前山水诗之源起及流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蔡萍;中国上古神话思维与审美意识发生[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邹晓霞;南北朝边塞诗的审美形成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三浦由利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9 张燕飞;明末人物画四家变异画风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庆霞;钗黛形象接受史论[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论伽达默尔对康德审美意识学说的扬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3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a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