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

发布时间:2017-05-04 06:10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从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美学首次被列入大学工科建筑学门,到新中国成立,美学课程在中国近现代的发生与发展跨越了40多个年头。本文试图描述的正是这时美学课程在中国的发生,并从不同方面展示美学课程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美学课程发生在世纪更迭的风云突变时期,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受到质疑、西方大量的先进文化思潮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国人,美学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涌入中国,受到学人的关注与青睐,于是美学课程也应运而生。从进入高等教育体系、到正式开始课堂授课、再到美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逐渐展开,是高等教育革新、美学自身发展、学人学习效仿西方等诸多因素偶然及必然合力的成果。 本文分七章,按照各章所论述的内容,可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这部分是美学课程发生的前提。这两章简要勾勒了美学课程发生的新教育背景及美学课程的实现。上个世纪初期的教育革新并非一蹴而就的,近代开始中国受到西方列强侵略,改良派迫切要求革新,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及失败后,终于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而美学课程恰恰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入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并借助教育改革的契机,在不久之后便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门大学课程,而美学成为大学课程的几个重要的里程碑也呈递进式展现于第二章中。 第二部分包括了第三、四章,这部分主要是关于课程自身的材料梳理与总结。这一部分综合了当时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美学课程的情况,以时间为脉络,将不同性质的学校开设美学课程的实况进行了分类及评析,对美学课程在上个世纪初期的发展概况有了整体的把握,,希望对美学学科的整体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史料。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章,是对美学课程发展条件的论述,主要考察了美学教育的师资和教材的情况。当时的美学教员身份差异悬殊,有从事美术专业教育的、有从事美学专业的、有原本是哲学专业的等等,本文试图按照他们的身份进行划分,并分析不同师资类型出现的原因;此外第五章还介绍了对美学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的蔡元培、邓以蜇、宗白华、朱光潜等美学教育家们,并简略论述了他们的美学教学及本土化美学思想。教材是学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搜集并分析美学教材是探析美学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因此本文将当时的美学教材、书籍,既有公开出版的教材、也有未公开出版的讲稿,加以搜集整理,总结那一时期美学教材的共同特点。 第四部分也即第七章,单就西南联大时期美学课程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论述。这部分可以说是美学课程在二、三十年代走向一个辉煌时期后的延续,由于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整个国家的教育都受到了阻碍及制约,因此,美学课程势必也受到波及,其开设的范围、传播的范围都比前一时期相对萎缩,然而,其内容的细化及专业程度的加深,却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惊喜发现。
【关键词】:教育 高等学校 美学课程 师资 教材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13
  • 一、晚清时期国家命运衰微带来的教育革新9-10
  • 二、中国美学的发生10-11
  • 三、一枝奇葩——中国美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衍生11-13
  • 第一章 美学课程发生的新教育背景13-19
  • 一、"西学东渐"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13-16
  • 二、新学制系统下学科的布局16-19
  • 第二章 "美学"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发生19-28
  • 一、清末民初中国对美学及其美学教育的受容19-24
  • 二、二十世纪初期"美学"课程的实现24-28
  • 第三章 "美学"课程在中国高等学校的萌芽与初步发展28-37
  • 一、萌芽期的美学课——"欧洲艺术史"28-29
  • 二、美学课程在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的初步发展29-31
  • 三、两枝奇葩——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美学"课程31-37
  • 第四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学校教育概况37-47
  • 一、高师类学校率先开设"美学"37-39
  • 二、综合性大学"美学"课的盛况39-41
  • 三、美术学校中"美学"课对理论素质的陶养41-46
  • 四、教会大学中鲜见"美学"课46-47
  • 第五章 "美学"教育师资梯队及其分期出现的原因47-72
  • 一、早期美学教育者:吕徵、俞寄凡及其他美学教员48-52
  • 二、蔡元培讲美学:美学史与方法的侧重52-57
  • 三、南宗北邓———中国书画美学的集大成者57-63
  • 四、朱光潜:主客一体的美学坚守者63-69
  • 五、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师资出现的原因69-72
  • 第六章 萌芽期相对丰富的教材72-82
  • 一、公开出版、曾作为教材使用的美学书籍72-77
  • 二、未公开出版的美学讲稿77-78
  • 三、其他美学书籍78-80
  • 四、美学教材及书籍的特点80-82
  • 第七章 "美学"课程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82-85
  • 一、西南联大的哲学学科建制82-83
  • 二、美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83-85
  • 结语85-87
  • 参考文献87-91
  • 附录91-103
  • 后记103-104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0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燕;宗白华的生命美育课程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4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