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嵇康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1:13

  本文关键词:嵇康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嵇康并非非儒即道式的人物。他崇儒是真实的,他尚道也是真实的。作为美的典型,他将儒家的君子人格与道家的自由理想发展到极致。面对虚假道学的盛行,他“非汤武而薄周孔”,彰显君子人格,维护儒家真义,身死不改其志;面对人心浮动,物欲横流,情感放纵的社会现状,,他“越名教而任自然”,指导世人摆脱世俗名教物欲的奴役,重归自然之境。嵇康的人格魅力不仅源于他对自由洒脱生存方式的追求,更源于他对道德理想的坚守。嵇康将老庄“无为”思想作为个体的内在精神体验并转化成人生实践。 嵇康的生存态度不仅有道家自然逍遥的一面,更有着儒家大公无私的一面。针对世人伤生害性的行为,嵇康以节情保性为中心,注重形神双修。他以老庄的精神境界摆脱现实的功名利禄的诱惑,喜怒哀乐的冲击,使身心归复自然平和的状态。嵇康认为儒家对外物的获取,并非为了个人欲望的满足,而是强调道德的自我实践。在这个层次上,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真正意义上的名教,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嵇康标榜君子,以无措为美,胸怀坦荡,大公无私。由对“真”的向往和对“伪”的摈弃,实现“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存方式。嵇康对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依然出于他理想的道德信念。 嵇康从自然论出发,认为音乐影响人心的原因在于音乐“自然之和”的本质。音乐的美,源于自然,它对人产生深刻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源自道德教化,而是音乐以“自然之和”的本质属性对人心的感染,从而实现移风易俗的功能,而非道德教化使然。他的音乐思想与其养生思想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倡导摆脱智巧人为,不为世俗所拘,以个体内在精神的超越,摆脱世俗羁绊,追求“自然之和”,使个体在人格理想和内在精神上超越现实,达到与自然同一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嵇康 玄学 生存美学 音乐美学 人格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一、 写作缘起10
  • 二、 嵇康美学思想研究现状10-13
  • 三、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
  • 第一章 嵇康美学思想的形成14-25
  • 第一节 嵇康思想形成的时代环境14-18
  • 一、 汉末魏晋时期的政治形势14-15
  • 二、 汉末魏晋时期的思想动态15-18
  • 第二节 嵇康生平及其思想18-25
  • 一、 嵇康生平事迹18-21
  • 二、 嵇康美学思想的哲学渊源21-25
  • 第二章 嵇康生存美学思想25-43
  • 第一节 生存主题的时代意义25-28
  • 第二节 节情保性的生存美学思想28-37
  • 一、 《养生论》文本分析28-30
  • 二、 《答难养生论》文本分析30-35
  • 三、 嵇康养生思想之精神旨归35-37
  • 第三节 越名任心的生存美学思想37-40
  • 一、 《释私论》主旨分析37-39
  • 二、 越名任心生存思想的意义39-40
  • 第四节 嵇康生存美学思想的价值40-43
  • 第三章 嵇康音乐美学思想43-54
  • 第一节 《声无哀乐论》之玄学渊源43-48
  • 一、 声无哀乐论之玄学缘起——名教与自然之辩43-45
  • 二、 声无哀乐论之哲学基础——嵇康的自然观45-48
  • 第二节 音乐之美——“乐之和”48-54
  • 一、 音乐本体论——“自然之和”48-51
  • 二、 音乐功能论——“宣和情志”51-54
  • 第四章 嵇康人格的美学价值54-60
  • 第一节 嵇康的人格魅力54-57
  • 一、 “口与心誓,守死无二”的直道精神54-55
  • 二、 重情重性的人文情怀55-57
  • 第二节 嵇康人格的影响57-60
  • 一、 嵇康与魏晋风流57-58
  • 二、 君子人格的后世垂范58-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元珍;节情保性的生命追求──嵇康《养生论》探微[J];船山学刊;2000年01期

2 刘康德;;嵇康锻铁、服药及其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3 徐国荣;嵇康之死和“索琴而弹”的意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徐宁;;精神的救赎——从《逍遥游》看庄子的救世情怀[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皮元珍;纯美生命的人格建构——嵇康《释私论》探微[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6 李长之;鲁迅和嵇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06期

7 徐仪明;嵇康哲学及其源流[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8 李耀南;“任自然”的“逍遥”——嵇康人生美学试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万绳楠;嵇康新论[J];江淮论坛;1979年01期

10 席广辉;嵇康与儒家思想[J];江淮论坛;198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嵇康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4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3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