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人机交互的审美成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07:43

  本文关键词:人机交互的审美成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利用一定的交互方式,以完成确定任务为目的的信息交换过程。人机交互是一门研究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科,也是一门涉及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学科,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一门学科。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人机交互的方式的发展,也丰富了人机交互的内涵。除了先进的交互技术,人们开始注重交互过程中自身的体验,对人机交互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升。人机交互的审美价值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审美研究也成了人机交互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利用美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从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机交互方式入手,对人机交互内在的审美成分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全文主要通过六个部分进行分析和论述。绪论主要介绍人机交互研究的背景、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人机交互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的梳理探讨人机交互的审美价值。从第二章至第四章,本文以各种人机交互方式出现的时间先后为序,对几种有代表性的人机交互方式中的审美成分进行了具体分析,包括:电子游戏的新奇感、交互装置艺术的沉浸式体验以及网络世界中的虚拟性和自由性。在第五章,集合当前最新的几种人机交互方式,如触屏技术、体感技术及5D电影技术,探究更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并提出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机交互 审美成分 体验 交互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32.1;TP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人机交互相关概念8-12
  • 一、 人机交互的定义8-9
  • (一) 交互8
  • (二) 人机交互8-9
  • 二、 人机交互发展历史9-10
  • 三、 人机交互的审美价值10-12
  • 第二章 电子游戏带来的新奇感12-15
  • 一、 电子游戏的出现12
  • 二、 电子游戏的审美研究12-13
  • 三、 电子游戏的审美成分——新奇感13-15
  • 第三章 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交互性装置艺术15-19
  • 一、 交互装置艺术的发展15-16
  • (一) 装置艺术15
  • (二) 交互装置艺术15-16
  • 二、 交互装置艺术的审美成分——沉浸式交互体验16-19
  • (一) 交互装置艺术的审美获得16-17
  • (二) 交互装置艺术的审美理念17-19
  • 第四章 互联网世界中的审美元素19-23
  • 一、 互联网的发展19
  • 二、 网络游戏世界中的审美元素19-23
  • (一)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性20-21
  • (二) 网络游戏中的自由性21-23
  • 第五章 人机交互发展的方向(21 世纪初——)23-29
  • 一、 新型人机交互产品及其审美成分23-26
  • (一) 触摸屏产品带来的触感体验23-24
  • (二) 体感游戏机带来的操控体验24-25
  • (三) 从 2D 到 5D,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全方位感官体验25-26
  • 二、 人机交互的发展方向——自然交互方式26-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克中;;论技术美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体现与发展[J];包装工程;2008年11期

2 覃京燕;陈珊;;触摸屏智能手机交互设计方法探析[J];包装工程;2010年22期

3 张亮;;从苹果的iPhone看人机交互技术[J];程序员;2007年04期

4 郭会娟;;产品设计美学构成与本质探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8年03期

5 贺万里;当代中国装置艺术——现状与前景[J];美术观察;1999年09期

6 徐淦;什么是装置艺术[J];美术观察;2000年11期

7 戚凤国;;产品设计中的技术美学与艺术美学[J];美与时代(上);2012年01期

8 吕南湖;;论“互动艺术”的审美基础[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22期

9 方征;;美学视角下的产品体验设计[J];生态经济;2007年08期

10 李敏;;计算机游戏界面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性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人机交互的审美成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7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8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