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4 18:15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跨文化研究是二十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跨文化研究课题 也几乎成为每一门人文社会科学首先要面对的一个前提。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发 展的当今世界,跨文化研究不仅是不可回避的,也是极其必要的。一种“总体性 的”人类文化视野,以及在这种视野制约下的“地方性”、“本土性”观照,已成 为人文研究内在的互动机制。 本文正是在这一总的知识背景及学术理念之下展开的。为了对20世纪中国 美学的处境及问题有一个总体把握,本文选择了中国20世纪上半叶学人的比较 美学观为切入点。通过对学人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之际,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以及对 中西艺术和美学的关系的思考,反映出比较美学背后的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转生” 这一重大主题。同时,通过中国美学在这一转生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及所显示 出的失误,暗示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建设中的文化前提的缺失。这也是文 章的后一部分借助艺术人类学的视野所着力分析与解决的。这里既有对中国现代 美学的形成及发展的一个历史性回顾,也有通过历史来言说现实的深度观照。而 与比较美学观相映照的跨文化研究的主题,也与当下的人类学美学研究在某些方 面是内在呼应的。 全文分上下两编,共七章。上编是对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艺 术)观及比较研究情况的具体归纳,并由此引出中国美学中国性这一世纪课题; 下编则以文化人类学及艺术人类学的材料、理论,对比较美学及中国美学中国性 问题展开详尽的分析。具体说,在《引言》中,本文首先从当下的一些比较研究 所显示的对“比较”的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出发,揭示出“比较”所具有的人类智 慧层面上的深层含义。在正文中,文章先用两章的篇幅,勾勒了近现代以来,在 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压下,中国学人在文化学术上的“世界意识”的出现,以及在 这种意识下为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进行安顿的思想历程。第三章则 是以比较美学的视角,考察现代美学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并置 的张力下,所进行的具体的比较美学研究工作,即具体分析他们如何参照西学对 传统的艺术理论进行现代的转化,又如何从各自的视角出发,看待中国美学的特 性问题。第四章是从宇宙进化的角度,将中国现代美学的产生历程放到宇宙生命 的内卷化的原理中来考察,并借以打量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的“得”与“失”。 同时指出中国美学建设中的中国文化前提的问题。接下来的两章是以艺术人类学 的视角,来解析比较美学观及中国美学中国性问题。前者从文化的复杂性出发, 借助大量人类学材料,对人类艺术的普同性及特殊性问题展开实证性地分析;后 者则是基于考古学和民俗学资料,以及艺术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美学、中 国艺术的中国性问题进行文化上的分析。最后一章是在当今的知识全球化的背景 下,对中国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所作的艺术人类学展望,同时呼唤在新的世纪展 开中国美学的实验性写作,以期在世界美学的总体画卷上展现华夏美学的新景 观。 本文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中国现代美学史的研究别开生面。本文不是按照惯常的西方美学的问 题范式,如美、美感等专题来梳理和规整学人的思想,而是将这些概念暂时加以 悬置,以历史分析的态度,努力将中西美学各还原态。从而将学人放到中西交汇 的历史场景中,立足于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考察现代学人在中西学术交汇之际, 借西学为提升中国美学做了些什么,为强调中国美学做了些什么。文章立意宽广, 而分析研究细致缤密,使宏观上的理论把握与微观上的实证分析相结合,体现出 一定的新意。 2、将“文化”的观念引入美学基础理论的建设以及中国美学的研究中。文 化研究是目前我国美学研究中最为欠缺的。文化意识不强是导致中国美学的中国 性不明晰,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的重要原因。以美学上的文化研究为宗旨的艺术 人类学是近几年新出现的学科,它对人类艺术与美学问题的文化分析的深度,以 及在美学研究中的前沿性问题的把握,,无疑会极大地拓展中国美学的研究。本文 是较早的一部以“文化”的观念、以艺术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美学及美学基 本理论问题的论文。它不仅指出了过去美学研究的欠缺,也在大量的实证分析的 基础上,对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对于如何运 用文化观念进行美学研究,也具有借鉴的意义。这是本文所具有的主要的学术价 值所在。 3、提出一种较先进的文化比较观念。人文学科的比较研究,目前在我国的 发展正方兴未艾。本文通过对“比较观”的深层次探讨,廓清了比较研究中对“比 较”的理解上的某些误区,指出文化间的比较与交流,正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重 要环节。文章还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比较美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 发,从比较观上,将中国美学的“世界性”与“中国性”进行了学理上的贯通。 这对中国美学研究与国际美学潮流的对话与接轨,提升美学研究的视野和水准, 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学人 比较美学观 艺术人类学 中国美学 中国性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83-0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引言10-19
  • 上编19-107
  • 小引20
  • 第一章 近现代学人的比较文化观20-37
  • 第一节 新的“世界”图景:近代学人的比较文化观20-24
  • 第二节 世纪渴望与大同情怀: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的比较文化观24-28
  • 第三节 民族自觉的先声:鲁迅、胡适的比较文化观28-31
  • 第四节 儒学中国:新儒家的文化理想31-37
  • 第二章 现代学人的比较艺术观37-49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比较文艺的展开37-38
  • 第二节 梁启超、朱光潜的比较文学观38-41
  • 第三节 蔡元培、鲁迅的比较文艺观41-44
  • 第四节 宗白华、丰子恺、邓以蛰等的比较艺术观44-49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的比较美学研究49-92
  • 第一节 揽西入中:梁启超的“情感论”美学与王国维的“境界论”美学49-64
  • 一 提澌小说戏曲,为中国文学开新貌50-56
  • 二 回归传统诗论,勘定民族文艺新的生发点56-63
  • 三 结语63-64
  • 第二节 融凡入俗:蔡元培的“美育论”与鲁迅的“民众文艺观”64-77
  • 一 蔡元培的民俗学思想与“美育论”64-69
  • 二 鲁迅的“民众文艺观”与美学上的“返俗化”写作69-76
  • 三 结语76-77
  • 第三节 以西为鉴:朱光潜的“诗论”与宗白华的“艺境”77-92
  • 一 为中国诗歌理论赋形:朱光潜与“诗论”78-82
  • 二 以生命价值点化中国艺术境界:宗白华与“艺境”82-87
  • 三 结语87-92
  • 第四章 延展与困惑:中国现代美学的内卷化及其问题92-107
  • 第一节 知识转型与古今学术演变92-94
  • 第二节 学术变迁与中国美学现代形态的出现94-97
  • 第三节 中国现代美学的内卷化及问题:以《红楼梦评论》为例97-101
  • 第四节 中国美学的转生性矛盾101-107
  • 下编107-157
  • 小引108
  • 第五章 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比较美学观108-128
  • 第一节 人类学与“普遍性”批判109-113
  • 第二节 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比较美学113-123
  • 第三节 人类学理解与共同性追求123-128
  • 第六章 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中国美学的中国性128-145
  • 第一节 地理生态与人文走向128-130
  • 第二节 “通天”渴望与文化原点130-133
  • 第三节 “通天”-“体道”与艺术价值133-136
  • 第四节 民族思维与艺术呈现136-140
  • 第五节 中国艺术特性及艺术分析140-145
  • 第七章 艺术人类学与中国美学的实验性写作145-157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美学期待145-148
  • 第二节 本土化研究与中国美学写作148-152
  • 第三节 “中国性”与“世界性”:华夏美学新维度152-157
  • 参考文献157-163
  • 后记163-120
  • 图一 芳族雕像120
  • 图二 芳族村寨120-121
  • 图三 古希腊雕像分析图121-132
  • 图四 周代房屋复原图132
  • 图五 屋角132-134
  • 图六 青铜器134-153
  • 图七 刘海粟《太湖工人疗养院之雪》153-154
  • 图八 中国电信广告招贴画154-1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民;;主持人言[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2 刘正爱;;“抢注”中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兼及日本的艺术人类学研究[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3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袁东升;;艺术人类学研究路径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5 唐虹;;侗族风雨桥的艺术人类学解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韩书堂;;全球化文化格局中的“中国美学”——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高建平[J];学海;2011年04期

7 陆蓉之;;入境:中国美学[J];艺术·生活;2006年06期

8 覃萃萍;覃贵梃;;同乐侗族刺绣的艺术人类学初探[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9 黄鹤;;艺术人类学视域下的行为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10 何明;;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艺术人类学[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家祥;;中国美学的“理”观念述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和世界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N];美术报;2005年

3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4 安丽哲;传统技艺面临机遇与挑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中国美学如何走上“美的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马寅秋 万李娜;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叶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4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5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7 林新华;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9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3 亓元;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邹启峰;尼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D];安徽大学;2004年

5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翁利;试论线条是中国画灵魂之所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9 谭江红;费穆“影戏”观嬗变之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10 安凌中;浅析宋代青瓷色彩文化[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5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b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