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北京景泰蓝纹样变迁调研

发布时间:2023-01-15 21:34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项从宫廷走出来的手工技艺,曾经一度是皇室贵族的象征和御用之物,在清朝末年才开始逐渐走入民间。在北京地区,景泰蓝与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并称为燕京八绝。在2006年,景泰蓝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铜胎掐丝珐琅”这六个字包含了景泰蓝制作技艺最重要的三个过程:制胎、掐丝、点蓝。从审美的角度看,又分别对应着器型、纹样、色彩三个方面。本文通过调研对1949年以来北京地区景泰蓝纹样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形式、纹样主题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梳理总结。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国家对传统手工艺的振兴,大量明清时期的经典传统景泰蓝纹样开始得到恢复。“文革”期间,景泰蓝纹样中反映皇权的传统题材使用受到限制,而反映历史革命和农民大生产等现实生活的题材不断涌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当代的景泰蓝艺人们开始在纹样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充满时代气息的题材纹样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纹样题材。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大量传统纹样又开始出现在景泰蓝制品上,景泰蓝纹样开始呈现出传统与创新并行之...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景泰蓝概况
    (一)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
    (二)景泰蓝制作技艺简介
    (三)景泰蓝纹样概述
    (四)明清时期纹样特点综述
二、1949年以来景泰蓝纹样的发展变化
    (一)1949年以来:恢复阶段的景泰蓝纹样
    (二)20世纪60-70年代:被时代限制的景泰蓝纹样
    (三)20世纪80-90年代:发展陷入低潮的景泰蓝纹样
三、21世纪以来:传统与创新并行的景泰蓝纹样
四、问题与建议
    (一)面临的问题
        1.传承发展后继乏力
        2.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3.大众认知不足
    (二)提出的建议
        1.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2.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3.加强宣传教育的规范化和准确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设计探索——以景泰蓝制作技艺为例[J]. 黄文捷,傅蓉蓉.  设计. 2015(05)
[2]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中国记忆[J]. 辛欣.  艺术市场. 2012(03)

硕士论文
[1]北京市珐琅厂对景泰蓝技艺的相关保护及对“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的启示[D]. 潘晓曦.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2]明清时期景泰蓝纹饰研究[D]. 贾亚丽.西安美术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731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731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