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时间、历史和记忆

发布时间:2024-05-26 23:47
  二十余年来,西方以康德为背景对于时间、空间审美特质的讨论,重新定位了美学的学科边界。与此相应,中国古典时代对于时间、历史、记忆的认识,由此也获得了作为美学问题被讨论的新可能:首先,中国古典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其时间意识来自对土地、自然生命特质的体认。这种生命化的时间以植被、天象和四季流转表征,从而被感性化、音乐化、审美化了。物象、情象和镜象,基本可以概括这种时间观念在中国美学史中的呈现方式。其次,中国美学浓郁的历史意识起于其宗教基础薄弱,带有鲜明生成论特色的哲学则使崇史与重道成为同一个问题。以此为背景,历史起源的乌托邦化、历史进程的礼乐化以及历史书写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取向,是其向美生成的三个环节。再次,中国没有将记忆作为哲学反思对象的传统,而是将其组入到人的情感和想象之中,这使其关于记忆的表达成为一种美学化的表达。在中国美学史中,记忆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民间、士人和国家四个层面,它和自然性的时间和人文性的历史一起,连缀起美和艺术在中国古典时代的整体运动过程。所谓中国美学史,则因此成为被时间、历史意识和审美记忆维系和不断建构的历史。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时间
二、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历史
三、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记忆
四、 总结与拓展



本文编号:3982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982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