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主体性视阈下的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03:12

  本文关键词:主体性视阈下的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主体性问题一直是哲学、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近代以来已经经历了主体性原则的建立与反主体性思潮滥觞两大阶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新的突破,从国外学术前沿动态看,重建主体性问题已经纳入当代学者的研究视阈,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出版的几部新作先后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主体性问题。本雅明对主体性问题也很关注,但国内研究界对此并未重视,几乎没有相关的专门研究。瓦尔特·本雅明是处于现代与后现代交叉点上的思想家,他并没有明确提出重建主体性的要求,但他已经开始对启蒙理性建构的主体进行批判反思;同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不同,本雅明既具有一定的反主体性倾向,又一直在喧嚣的物化时代笨拙地寻找着主体位置,努力在理性极权无所不在的现代性“废墟”中寻找主体救赎的希望。以审美的方式重建人的主体性是本雅明论著中的一个潜在主题,把这个主题挖掘出来,可以一定程度上把握本雅明美学思想的本质所在,对当下重建主体性研究提供有益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现代性危机。本雅明重建的主体其实是审美主体,同启蒙话语建构的理性主体大相径庭,这样的审美主体不是抽象的、追求普遍“真理”的理性思维主体,而是有着具体的生存空间、具体的生命感受,以审美的方式体验人生,寻求物我相融的理想审美生存状态的主体。对于本雅明来说,人的主体性不仅在于寻找真,更在于体验美与创造美,这是人的救赎之途。这样的审美主体以一种反智思维模式对抗启蒙理性,追求神性、理性、感性的融合统一。这样的审美主体不同于后现代主义描述的无意义、无追求的死亡的主体,虽然不再是世界的主宰,但依然保有一定的反思能力、批判精神,不放弃自我救赎的希望。本雅明不仅从哲学思辨出发,还从艺术直觉、生活体验出发,把社会批判、哲学思考、美学感悟融为一体。他对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有深刻的认知,他对阿多诺、布洛赫、利奥塔、伊格尔顿、哈贝马斯等思想家都产生重要影响,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对处于同样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也是极有吸引力的。对于中国学界来说,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本雅明理论的现实意义,应该尽量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形而上考察。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应该纳入中国语境下,注意辨析中国学者在何种角度、何种程度上接受本雅明的理论,这一接受过程折射出的中国问题,以此寻找文化整合的最佳途径,真正彰显本雅明思想的理论价值,挖掘出本雅明理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本雅明 主体性 审美主体 反智思维 审美救赎 中国语境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3-0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5
  • 导论15-40
  • 一、本雅明研究文献综述15-31
  • 二、论文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意义31-36
  • 三、论文的构架、难点和解决方法36-40
  • 第一章 本雅明美学思想源起的现实背景40-68
  • 第一节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40-57
  • 一、德国社会历史背景40-43
  • 二、犹太民族的苦难遭遇与犹太文化的独特追求43-46
  • 三、与传统“断裂”的现代生活方式46-49
  • 四、社会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背景对本雅明的影响49-57
  • 第二节 本雅明个人生活背景57-66
  • 一、本雅明的家庭生活背景57-59
  • 二、本雅明独特的个人经历59-66
  • 本章小结66-68
  • 第二章 独特的审美主体及其生存世界68-107
  • 第一节 主体性原则的确立与异变68-79
  • 一、主体性原则的确立69-72
  • 二、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偏向72-74
  • 三、反主体性思潮74-79
  • 第二节 本雅明独特的审美主体79-92
  • 一、游荡者、拾垃圾者、收藏者79-81
  • 二、边缘化个体的革命诉求81-85
  • 三、人群中的个体85-90
  • 四、历史性与当下性90-92
  •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生存世界92-104
  • 一、都市体验中的迷失与清醒93-96
  • 二、主体性重新定位:物我融合96-101
  • 三、主体生存的政治维度101-104
  • 本章小结104-107
  • 第三章 重建审美主体之因:本雅明启蒙理性批判107-134
  • 第一节 本雅明的认知方式108-117
  • 一、对康德经验观的批判109-111
  • 二、直观认知方式111-112
  • 三、本质与现象关系的重新认识112-114
  • 四、对真理的独特认知114-117
  • 第二节 寓言性与散文化的表达方式117-125
  • 一、寓言化的表达方式117-122
  • 二、散文化与碎片化122-125
  • 第三节 感性、理性与神性的融合125-131
  • 一、感性与理性的弥合125-127
  • 二、本雅明真理观中的神性光芒127-131
  • 本章小结131-134
  • 第四章 重建审美主体之途:本雅明的审美救赎134-164
  • 第一节 艺术的救赎功能135-151
  • 一、“灵晕”艺术的衰落136-140
  • 二、机械复制艺术的革命性140-147
  • 三、艺术的政治功能147-151
  • 第二节 审美体验与审美救赎151-160
  • 一、审美体验中闪耀的弥赛亚之光151-155
  •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与日常生活审美化155-160
  • 本章小结160-164
  • 第五章 本雅明思想对西方学界的影响及中国接受164-195
  • 第一节 本雅明思想对西方学界的影响165-174
  • 一、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及机械复制艺术理论的学术影响165-167
  • 二、本雅明“灵晕说”及审美救赎思想的学术影响167-170
  • 三、本雅明启蒙理性批判的学术影响170-172
  • 四、本雅明碎片观的学术影响172-174
  • 第二节 本雅明美学思想同中国语境的错位对接174-192
  • 一、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174-185
  • 二、审美方式审美追求的错位对接185-192
  • 本章小结192-195
  • 结语195-200
  • 参考文献200-217
  • 致谢217-21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219-220

  本文关键词:主体性视阈下的本雅明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01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