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魏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建构

发布时间:2017-06-01 12:04

  本文关键词:魏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国古代的审美实际上是对自我人格的欣赏。审美境界也是不同的人格的理想境界。中国美学之所以在魏晋发生了转变,是因为在魏晋时期,根植于老庄哲学玄学人格取代了儒家的伦理人格,成为魏晋士人理想人格的典范。从而魏晋士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理想、艺术风格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魏晋时代人是个体感性意识觉醒的时代。魏晋士人强烈自我意识,必然会引发对人的情、性本质的探索。应时而生的玄学以哲学的思辩代替了神学目的论,从对有无、本末的讨论深入到对人的性情本质的探索。这个问题是通过“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的讨论展开的。玄学家们所谓“自然”是指宇宙的规律或“道”的本性,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情、性也应符合自然之道。 魏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建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刘劭的《人物志》从伦理学与美学的观点来评定人物,开拓出魏晋风流清谈之艺术境界和生活情调;王弼的“圣人有情论”标举圣人生命情感的和谐作为理想人格,为魏晋士人任性畅情,追求超越的人生境界与宇宙情怀开启了理论的大门;嵇、阮承接了王弼的“任自然”理论,对名教进行了彻底的革命,提出了不同于王弼的理想人格:“越名教而任自然”、“越名任心”。嵇、阮的理想人格追求玄远,,崇尚自由与自然,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美。郭象统一了王弼和嵇康阮籍两种观点:名教要合乎自然,自然也要合乎名教,名教就是自然。从而建立了他的理想人格:适性逍遥、游外冥内。把儒道两家的理想人格合为一体。 魏晋士人理想人格建构实质上是在用老庄的自然人格去改良儒家的圣人人格,是对儒家的圣人人格不同程度的超越。以魏晋士人理想人格为基础的人物品藻孕育出许多新的审美范畴和美学命题。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清”这一重要的审美范畴在魏晋士人的人物品藻中正式形成。魏晋士人理想人格的建构中,对人的自然性的回归使汉代以来的人物品藻到了魏晋时代由政治的转为审美的,从而中国美学审美的对象结构得到了定型。
【关键词】:理想人格 个体意识 名教与自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一、魏晋士人理想人格建构的背景8-14
  • (一) 魏晋士人理想人格建构的现实背景8-10
  • (二) 魏晋士人理想人格建构的理论背景10
  • (三) 个体意识的觉醒10-14
  • 二、魏晋士人理想人格审美特征的初步确立14-17
  • (一) 圣人的五行、阴阳和谐15
  • (二) 中和之质和平淡无味15-17
  • 三、圣人人格的和谐美:名教出于自然17-24
  • 1.圣人有情论18-21
  • 2.圣人超拔的智慧21-24
  • 四、人的自由本性的张扬:越名教而任自然24-41
  • (一) 对名教的批判24-27
  • (二) 嵇康、阮籍理想人格的特征27-41
  • 1.超凡脱俗的审美人格27-30
  • 2.放达通脱的自由人格30-33
  • 3.自然玄澹的逍遥人格33-41
  • 五、儒道合一的理想人格:名教即自然41-46
  • 1.适性逍遥的现实人格41-43
  • 2.游外冥内的最高人格43-46
  • 六、魏晋士人理想人格建构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意义46-49
  • 1.魏晋士人理想人格建构促使"清"审美范畴的正式形成46-47
  • 2.晋士人理想人格的建构,使中国美学审美的对象结构得到了定型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后记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立;魏晋言意之辨方法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姝妍;试论刘劭《人物志》对人才之美的品鉴[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魏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12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