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07:15

  本文关键词: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孟浩然以其山水田园诗的成就,使他早于王维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沿袭中国古代传统诗歌的古朴作风,继承了魏晋时期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山水田园诗歌的写作技巧,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发展到更加纯熟的境地。孟浩然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在行旅漫游和日常生活中,使情与景交融,处处体现出以自然为最高境界的处世哲学。在诗人的笔下,山水田园已不再是简单的审美对象,而是与诗人平等共生的另一主体,是与诗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的生态造化。始终以一种渴望回归自然的生态取向,与山水田园进行心灵的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着诗人的审美和精神的双重追求。孟浩然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也蕴藉着深厚的美学况味。“顺应自然”,“诗意地栖居”,在自然中寻求人生的安顿,这是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带给我们的生存智慧,同时也为我们这个时代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资源。 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研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歌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及其美学内涵。首先,追溯孟诗中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久远的文化渊源,其中古代哲学思想承传和盛唐的审美意识的浸润以及盛唐文化风尚的影响是主要成因。其次,从诗集入手,分别从生态自然观、生态共生观及诗意地栖居在理想式的生态家园三个方面对其诗歌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美学解读。最后,在总结孟浩然诗歌创作时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态度中为人与自然重返和谐统一指明方向。
【关键词】: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文化渊源 生态解读 审美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22;B83-0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生态美学智慧的成因12-22
  • (一)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中生态美学思想的思想渊源12-16
  • (二)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生态思想的审美意识基础16-18
  • (三) 孟浩然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生活根基18-22
  • 1. 孟浩然的漫游经历18-19
  • 2. 孟浩然的隐逸情结19-22
  • 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生态美学智慧的主要内涵22-33
  • (一)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的生态自然观22-26
  • (二)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生态共生观26-29
  • (三) “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生态智慧中诗意栖居29-33
  • 三、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中生态智慧的美学况味及启示33-37
  • (一) 以“直寻兴会”的生态审美方式亲近自然33-34
  • (二) 以“平等共生”的审美态度对话自然34-35
  • (三) 孟浩然诗中生态审美思想的启示35-37
  • 结语37-38
  • 注释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1-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兰;生态美学和审美心理图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2 聂振斌;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张慧;;心向往之的山水——读孟浩然山水诗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高建新;;孟浩然的山水游历及其诗作[J];集宁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5 李金坤;;物我谐和的唐诗生态世界[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渠红岩;;襄阳与孟浩然的思想倾向[J];理论月刊;2006年04期

7 曾繁仁;;发现人的生态审美本性与新的生态审美观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6期

8 张晶;禅与唐代山水诗派[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6期

9 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马燕;试论禅思与孟浩然诗歌意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园;孟浩然及其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俊;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74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0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