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美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开拓——读皮朝纲先生《中国古典美学思辨录》

发布时间:2017-07-07 12:25

  本文关键词:中国美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开拓——读皮朝纲先生《中国古典美学思辨录》


  更多相关文章: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Pi Chao-gang New Horizon and New Expanse


【摘要】:皮朝纲先生的《中国古典美学思辨录》一书,在中国美学学科建设、禅宗书画美学、佛教居士美学以及明末四大高僧美学思想研究方面,有其开拓性与原创性,是一部集新论证、新观点与新开拓于一体的具有学术深度的美学力作。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An Analysi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Pi Chao-gang;New Horizon and New Expanse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学”传入中国以来,它经历了三次“大事件”———二三十年代进行的“为生活的艺术”与“为艺术的艺术”的争论,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行了美在主观还是客观的大讨论和80年代的“美学热”。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这三次“大事件”奠定了我国美学研究进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林可济;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世英关于“天人之际”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马志生,敬海新;哲学思维方式的嬗变:从预成论到生成论[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5 张新华;符号结构与语法[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6 罗松涛;由诗之言到说之语——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之阐释看其语言之思[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7 蒋红雨;知识论人类学前提的生存意蕴——海德格尔对康德的批判[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8 徐晓风;张艳涛;;“面向事情本身”现象学方法的普遍原则[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9 张增田,靳玉乐;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10 肖娅曼;汉语“是”的形而上学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苏建;陈凡;;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李菁;;维特根斯坦的存在之思——《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现象学素描[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辟瑞;;海德格尔,,德里达与动物[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天庆;;自身性与意识形态的可能限度(草纲)[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6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何宗旺;蒋维乔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勇;时代裂变中的突围与皈依[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韩连庆;论海德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崔卫峰;严格科学的哲学理想与胡塞尔的哲学观论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华章琳;论伽达默尔超越相对主义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余在海;论《手稿》在马克思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大为;存在与语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罗卫平;超越的真实[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胜;近十几年来中国美学发展的基本态势概略[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 文传系;;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中国美学六十周年”全国学术会议综述[J];美苑;2010年01期

3 王德胜;美学如何可能走向大众生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4 许共城 ,章斌 ,张节末 ,潘知常 ,阳晓儒;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出路[J];学术论坛;1991年02期

5 秦美文;;探寻当代美学研究深化的契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前景展望”学术讨论会综述[J];学术月刊;1991年11期

6 乐朋;;“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举行[J];学术月刊;1990年09期

7 郑元者;;当代中国美学的四大遗憾[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0年00期

8 王德胜;;90年代:中国美学的困难与希望——兼论文化论美学的建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9 邱紫华;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历史反思[J];文艺研究;1999年06期

10 王德胜;;当代中国美学的三个难点[J];晋阳学刊;199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荣;;回顾与反思——中国古典美学现代性建设十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杨光;;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兼论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姚文放;;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意识[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6 李庆本;;原始儒学与中国古典美学原则的确立[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唐圣;;论美学的边界[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谭好哲;;美学民族化与本土性问题的叩问[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立斌;;美学:学科发展的体系性及界限性[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瑶;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化掘进[N];光明日报;2008年

2 熊元义 刘毅青;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研究基地在杭州揭牌[N];文艺报;2009年

3 邓军海;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亟须解决的三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4 孟姝芳邋刘颜玲;以人为本:探寻美学出路的着眼点[N];文艺报;2008年

5 上海市美学学会 刘阳 整理;当代美学,不能破坏性大于建设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王学海;中国美学原点的反思和建设[N];文艺报;2005年

9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10 潇牧 李雪;中国现当代美学该如何发展[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2 王鹏英;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传友;清代实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陈立群;先秦天人观念的变迁与审美意识的酝酿[D];复旦大学;2003年

5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鹤立;试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三分思维方式[D];安徽大学;2004年

2 刘金玲;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的现代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杜正华;重省·接受·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建玲;中国古典美学中“游”的美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江涛;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悲”[D];郑州大学;2005年

6 姚爱斌;中西美学审美类型论比较——康德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对话[D];安徽大学;2001年

7 吴金香;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学术特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圣静;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清”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程一聪;中国古典美学“谐”现象探微[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赵翠珍;中国古典美学言说方式的生态智慧[D];鲁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0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30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