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虚无”的美学:个体价值的消逝与复生——高尔泰美学思想的独特意蕴

发布时间:2017-07-13 14:08

  本文关键词:“虚无”的美学:个体价值的消逝与复生——高尔泰美学思想的独特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虚无 科学启示 人文精神 感性动力 个体价值


【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高尔泰的美学研究明确转向了以人的生存努力为出发点。他所谓的生存努力就是与本体论意义上与价值论意义上的双重虚无的对抗。这种对虚无的体验和反抗一直贯穿到高尔泰晚年的思想中。而反抗虚无的工具就是人自身内在的感性动力。一方面是受了自然科学的启示,另一方面是坚守自己的个体价值的立场,在此两者的共同作用下,高尔泰提出了感性动力这一范畴,并以此来对抗虚无,守护个体价值。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关键词】虚无 科学启示 人文精神 感性动力 个体价值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一、天苍地茫:虚无的本质人本来自宇宙混沌、来自自然,并无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屹立大地、仰望星空,留下的或许只有怅然若失,进而陷入寻找家园的宿命。况且,在价值与伪价值交错纠缠的现实世界中,即使有义无反顾的寻找,也难免迷失在充满迷雾的林中小路之中。天苍地茫的宇宙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尔泰;;什么是哲学[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年01期

2 宋一苇;中国当代美学:从承受审判到承领审判[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高尔泰;傅小平;;写作无非是对漂泊感和无意义感的抗拒[J];黄河文学;2013年06期

4 高尔泰;;将进酒——文盲随笔之五[J];书屋;2007年04期

5 丁少伦;当代形而上学本体论美学思想之批判——关于建立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初步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05期

6 冯宪光;主体性美学——高尔泰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J];文艺研究;1988年02期

7 赵士林;;社会消解与主体退出:文化的困惑——高尔泰美学思想述评[J];文艺争鸣;2007年01期

8 陈炎;;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J];学术月刊;1993年05期

9 查常平;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思想与人文[J];艺术广角;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恩来;符号的世界——人学理论的一次新突破——恩斯特·卡西尔人学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瑜;;废瓷片介入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申仁洪;;论中世纪基督教课程理念的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张开城;;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和海洋文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3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蕾;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邹一斌;中学语文教学落实生命教育刍议[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希凡;用生命诠释美与自由——读高尔泰散文《敦煌四题》[J];名作欣赏;2005年17期

2 赵士林;;社会消解与主体退出:文化的困惑——高尔泰美学思想述评[J];文艺争鸣;2007年01期

3 阮学永;;高尔泰的“自由美学”再认识[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新亮;;论新时期高尔泰的美学追求[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洪毅然;“美是自由的象征”说质疑——与高尔泰同志论美[J];文艺研究;1988年05期

6 ;高尔泰撰文批评“‘看客’的文学”[J];文艺争鸣;1988年05期

7 顾圆圆;张顾文;;从高尔泰看艺术创作[J];科技信息;2013年34期

8 陆承;;美与自由,兼及1957高尔泰骑自行车沿黄河至西北师大[J];诗选刊;2007年10期

9 张涛;;那一代人的“心史”——读高尔泰《寻找家园》[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9期

10 萧默;;《寻找家园》以外的高尔泰[J];学习博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小平;;高尔泰:寻找家园,就是寻找意义[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3.3)[C];2013年

2 陈春文;;徘徊六合无知己,飘若浮云且西去——读高尔泰先生《寻找家园》杂感[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高尔泰《寻找家园》在美国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傅小平;高尔泰:寻找家园,就是寻找意义[N];文学报;2013年

3 李磊;忘不了的人与事[N];北京日报;2014年

4 高尔泰;哪敢论清白[N];南方周末;2010年

5 朱虹 钟永平;他们给中国题材带来了新意[N];文艺报;2006年

6 ;名家推荐: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N];南方周末;2005年

7 ;年度发现·图书[N];南方周末;2004年

8 林贤治;失去痛觉的散文[N];中国邮政报;2004年

9 龚静;跨界和“涉事”[N];文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阮学永;高尔泰的“自由”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姚恋;高尔泰艺术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苏小芸;自由、苦难、科学[D];西南大学;2008年

4 曹峰春;高尔泰美学思想的策动机制——感性动力[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余亚平;美与思—高尔泰美学思想的历史观照[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7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37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4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