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试论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形态、价值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20 18:12

  本文关键词:试论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形态、价值及其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竹”文化 生态美学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摘要】:中国"竹"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的精神世界紧紧相连。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亟须深入推进之背景下,探讨中国"竹"文化中的生态美学问题,具有明显的创新价值和意义。生态美学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实现了人与自然在理论上的关系和谐,对当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出发,研究中国"竹"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生态美学思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美学相联系,深入剖析"竹"文化中的生态功能、审美功能等,将"竹"在自然环境保护上的作用与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互相渗透,发现"竹"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竹"文化具有园林景观、楹联匾额、诗歌作品、丹青绘画等多种形态,在理论内核上体现出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态审美理想及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审美境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智慧一脉相承。因此,发掘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不但有利于深入实现竹子的生态保护功能,而且有利于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竹”文化 生态美学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ZDIXM019)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D/2015/01/74)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不可否认,“竹”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和地位,尤其是它对于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及精神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竹”一方面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字、生产、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即使是平常百姓也对“竹”情有独钟,在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徐叶;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2年02期

2 吴承笃 ,徐瑾瑛 ,叶莎莎;“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召开[J];哲学动态;2002年03期

3 高中华;生态美学:理论背景与哲学观照[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刘俊男;熔古今文化于一炉 拓生态美学研究之蹊径——读邓绍秋先生《道禅生态美学智慧》[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孙琪;问题与出路——对近年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刘精科;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综述[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银建军;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述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8 李晓林;;生态美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张相轮;论生态美学的基本规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伟;;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状况[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皓;;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沉重话题[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9 曾繁仁;;走向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我国生态美学研究[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10 袁鼎生;;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汉儒 黄孝谋;广西民院“生态美学”绽放异彩[N];广西日报;2005年

2 吴承笃;生态美学的新译介[N];文艺报;2010年

3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潘一峰;打造产业人才生态美学高地[N];杭州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唐景莉;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7 李晓林;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N];光明日报;2005年

8 王杰;生态美学研究领域上的独特声音[N];广西日报;2005年

9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10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蓉;共生—生态美学的基点[D];扬州大学;2008年

2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4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婷;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6 邵琳琳;论中国古代天人观如何融入生态美学[D];辽宁大学;2015年

7 黄玉婷;“崇高”在生态美学中的价值回归[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徐蓉;从自然美学到生态美学[D];苏州大学;2015年

9 秦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大学学科建设初探[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高春民;生态美学:一种新的美学形态[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69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69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