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17-07-27 17:26

  本文关键词: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美学 哲学基础 转向 现象学


【摘要】:“当代中国美学”,也就是自20世纪50年代“美学热”开始之后延续至今的中国美学。当代中国美学可以分为四个主流学派,即蔡仪先生的“美是客观”、高尔泰先生的“美是主观”、朱光潜先生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及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四大美学流派将20世纪下半叶中国现代美学推向高潮。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学者们倾向于将美学问题的研究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似乎美学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并且独断地认定对于解决美学问题来说,唯物主义一定高于唯心主义,但这两种阵营的共同缺点便是用主客相分作为哲学基础。在四大流派的激烈争论之后,20世纪的“美学热”逐渐冷却之后,美学应当如何建设与发展?是否应该借鉴西方美学的基本观点和发展方式?21世纪中国美学该往何处去?当代中国美学正在发生转向,这是许多学者都已指出的一个事实。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反思当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促使中国当代美学理论打破主客体割裂开来、主客二分的研究方式,走向主客交融的审美状态,坚守主客不分,形成真正的审美形态。
【关键词】:美学 哲学基础 转向 现象学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0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9
  • 一、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9-14
  • 1. 美是客观——蔡仪美学的唯物主义基础9-10
  • 2. 美是主观——高尔泰美学的唯心主义基础10-11
  • 3. 美的主客观统一——朱光潜美学的唯心主义基础11-12
  • 4. 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李泽厚美学的唯物主义基础12-14
  • 二、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14-21
  • 1. 主客二分:当代中国美学哲学基础之局限14-18
  • 2. 一个进一步的分析:当代中国美学的认识论倾向18-21
  • 三、重构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21-28
  • 1. 现象学对重构中国美学哲学基础的启发——以审美对象为例21-24
  • 2. 寻找未来中国美学出路24-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富兴;李泽厚实践美学的特征与地位[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薛富兴;普遍意识:中国美学自我超越的关键环节[J];江海学刊;2005年01期

3 刘悦笛;百年中国美学反思的“再反思”两题[J];美与时代;2005年01期

4 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研究的一点思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薛富兴;;越殊而共:浅谈中国美学的自我深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詹艾斌;李泽厚的主体性思想要论[J];社会科学家;2005年02期

7 李新亮;;论新时期高尔泰的美学追求[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张玉能;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J];云梦学刊;2000年02期

9 邓晓芒;关于美和艺术的本质的现象学思考[J];哲学研究;1986年08期

10 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的美学革命——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现象学解读[J];哲学研究;2007年11期



本文编号:582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82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e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