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吕荧先生的人格精神与学术思想

发布时间:2017-08-02 20:33

  本文关键词:吕荧先生的人格精神与学术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吕荧 人格精神 文学翻译 文艺理论 美学研究


【摘要】:吕荧先生是著名的左翼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和美学家,一生多病、多难,却始终不改"真"而"纯"的艺术理想和求真爱美的人生操守,纯正做人,倾心治学,在动荡困顿的岁月里留下了大量文学翻译、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论著。他为人真诚真率,爱憎分明,坚守学术真理,维护人格尊严,成为当代正直知识分子的楷模;他坚定捍卫并深刻阐发了现实主义的文艺真实性观念,强调艺术之"真"包含着作家主观情感上的真诚、真挚,更要求作家在理智认识上真实地把握客观生活现实的本质,要求在理智和情感深深地透入现实的运动过程中,揭示出现实的运动和发展,既表现现实,又变革现实;他不仅懂得艺术中的美,珍惜生活中的美,而且将对美的理性思考凝聚为美学的探讨,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主观评价,是人的一种观念,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四派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于今观之,吕荧先生强调文艺家应以实践的姿态介入现实的运动过程,作现实的变革者、创造者,强调美的本质的思考不能囿于哲学认识论一隅,需要从本质论、认识论、实践论三方面进行探讨,特别是他通过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命题的再阐发,试图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然人化观念为依据,在社会生活本体论的基础上,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来论证美和美的观念的历史生成,打破由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哲学分野而在心与物、美感与美的二元分离上所造成的种种理论困境,不仅在当时具有理论独特性,在当下和今后的文艺学、美学研究和观念建构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吕荧 人格精神 文学翻译 文艺理论 美学研究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在百余年来山东大学人文学术的天幕上,闪耀着众多明亮的星辰,吕荧先生是其中令人仰望而又难以忘怀的一颗。先生1915年11月25日生于安徽省天长县新何庄一个书香之家,原名何佶,曾用名何云圃,笔名倪平、吕荧等。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读书时积极参加抗日爱国的“一二九”运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续)[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朱立元;路程;;新时期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实践观念的发展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朱双一;;光复初期台湾文坛的胡风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张蓊荟;沈晓红;;浅析散文翻译中的意境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李海燕;;“自然人化”探微——评李泽厚的“自然人化”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潘晓霞;;论艺术美对生活丑的重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4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费邓洪;费茸;;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音乐的数学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高建平;;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美学的命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4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9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群;传统服饰中造物思想的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2 蒋园园;王蒙文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弘强;高中作文创意中的美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军;传统竹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玉婷;中国古典美学“兴”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解淑慧;时尚文化语境中白领青年服装审美取向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兆坤;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凡;马克思实践生存论与当代生存美学的发展进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靳秒;大运河遗产小道的美学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洪庚;;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概念[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第二届戈宝权文学翻译奖评奖揭晓[J];译林;1994年04期

3 薛浩;;从译者的风格看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英语自学;1994年12期

4 ;全国第二次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会议在内蒙赤峰召开[J];民族文学;1996年07期

5 周晔;想象力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初探[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李晓静,昌切;高屋建瓴 通观微至——《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略评[J];出版科学;2002年02期

7 秦露;网络传播与文学翻译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3期

8 王理行;忠实是文学翻译的目标和标准——谈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批评[J];外国文学;2003年02期

9 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10 廖红;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文浩;;文学翻译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林语堂散文自译和古文小品英译对文学翻译的启示[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2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骆锦芳;;从《论语》看孔子的人格精神[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康怀远;;李白的文化人格精神及其当代价值[A];中国李白研究(2006—2007)——李白与当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雪彬;;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在文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孔喜;杨炳钧;;文学翻译译文修改的原型论取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江艺;;神似种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斌杰;在中欧文学翻译出版论坛上的致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刘建林;文学翻译不宜“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9年

3 马爱农;我和文学翻译[N];文艺报;2011年

4 钟闻熹;外国儿童与青少年文学翻译研究中心成立[N];文艺报;2011年

5 胡志挥;老舍先生与文学翻译[N];文艺报;2011年

6 周士君;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N];光明日报;2005年

7 周士君;如何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熙涵;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N];文汇报;2008年

9 明江;“我们强烈感受到民族文学翻译的使命”[N];文艺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任震宇;文学爱好者翻译异军突起[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3 霍贵高;东晋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刘军;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颖;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D];河南大学;2009年

6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7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9 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天钦;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风格[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杨书;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D];外交学院;2001年

3 李学萍;文学翻译的符号学视野[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毕海英;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沈宇;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对等[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张秀花;《远大前程》三种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7 费书东;他知道自己是个诗人——论方平的跨语际实践及其比较文学史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陈晓霞;从目的论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许磊;意识形态在文学翻译中的操控[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虹;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新阐释[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11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11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5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