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0:19

  本文关键词: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李泽厚 古典 美学思想 儒家 情本体 乐感文化 天地境界


【摘要】:李泽厚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学家之一。他是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者。李泽厚在描述自己的理论思路时,把以儒家为标志的中国文化传统作为自身美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他的《美的历程》、《华夏美学》、《中国思想史论》、《己卯五说》等著作正是对这一理论思路的实践。由此,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发生了转向,由前期“自然的人化”和“工具本体”转向了后期的“人的自然化”和“情本体”。李泽厚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既融于其主体性实践哲学思想之中,又包含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如何发展的认识。为了使李泽厚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得到比较清楚的展现,使研究尽可能全面,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探讨:第一部分,李泽厚美学体系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李泽厚美学体系生成的理论基础。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论构成了李泽厚整个美学体系的基石。二是对西方美学理论的借鉴。三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借鉴。通过分析其美学思想的复杂来源,从中可以看出古今中外思想理论对李泽厚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重要论断。本章首先扼要地梳理了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脉络。李泽厚向来重视民族文化,在学术生涯的初期就开始关注并参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虽然庞杂,但始终有一条主线,即主体性实践哲学。李泽厚结合主体性实践哲学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儒道互补”、“乐感文化”、“情本体”、“天人境界”等概念,认为“巫史传统”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点的关键。这个传统使中国文化形成了“一个世界”的特征,重情感、重和谐,以审美代替宗教。这成为近二十年来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核心所在。然后分析了李泽厚近二十年学术研究发生转向的原因。在众多的思想和理论资源中,李泽厚的研究立场呈现出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转向,是一种在学术上认祖归宗的自然选择。之所以做出如此选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为中国传统文化张目。(二)文化寻根。知识分子处身异域文化当中,更加需要传统文化傍身。(三)自身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最后介绍了李泽厚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三个重要论断:(一)儒道互补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主线。(二)乐感文化即中国古典美学的“情本体”建设。(三)天地境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信仰归宿。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主要特点。第一节概括评价了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研究在整体上体现出来的的史论结合、人生论美学、中国话语、世界视野四大特点。第二节扼要分析了李泽厚关于中国古典美学代表性著作的特点。选择的代表性著作有《中国美学史》、《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第三节从研究对象和范围、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方法、美学史的分期、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体系四个方面,对李泽厚与其他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者进行了比较研究,进一步突出了其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主要特点。第四部分,主要评价了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价值或与不足。第一节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李泽厚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行了评价:(一)李泽厚改变了中国美学研究“自古无史”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二)《美的历程》(审美趣味史)、《华夏美学》(审美文化史)、《中国美学史》(美学思想)开创了中国美学研究的代表性的体例范式;(三)李泽厚是国内系统地运用现代美学眼光和现代美学语汇把握中国古典美学,建构了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话语谱系的代表性美学家,为改变中国当代美学缺乏独创性的状态做出了重大贡献;(四)力倡审美启蒙,推动思想解放;(五)为解决现代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美学增添中国思想。第二节对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李泽厚美学思想体系内部固有的矛盾;“双重本体”的尴尬;西体中用有优有劣。第三节对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给予我们的启示进行了阐发。第五部分,结语。这一部分对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行了总体的回顾与评价,指出了对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初步展现出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总体面貌,大体表达了笔者对这一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和思考,希望能为推进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以及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李泽厚 古典 美学思想 儒家 情本体 乐感文化 天地境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5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二、研究现状10-14
  • 三、选题的意义和价值14-15
  • 第一章 李泽厚美学思想体系的理论来源和基础15-29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唯物实践论是李泽厚美学的基石16-20
  • 一、哲学基石:唯物史观17-18
  • 二、美学基石:“自然人化”与“积淀说”18-20
  • 第二节 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借鉴20-28
  • 一、对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吸收20-23
  • (一)康德的先验主体性理论20-22
  • (二) 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22-23
  • 二、对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的吸收23-28
  • (一)荣格:原型理论23-24
  • (二)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24
  • (三)苏珊·朗格:情感符号理论24-26
  • (四)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26-27
  • (五)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视角27-28
  • 第三节 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借鉴28-29
  • 第二章 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论断29-50
  • 第一节 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30-31
  • 第二节 李泽厚后期转向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原因31-33
  • 一、为中国传统文化张目31-32
  • 二、文化寻根32
  • 三、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32-33
  • 第三节 李泽厚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论断33-50
  • 一、儒道互补——中国古典美学的主线34-39
  • (一)巫史传统35-36
  • (二)儒道互补36-37
  • (三)一个世界37-39
  • 二、乐感文化——中国古典美学的“情本体”建设39-45
  • (一)乐感文化39-40
  • (二)乐由忧来40-41
  • (三)情本体41-45
  • 三、天地境界——中国古典美学的信仰归宿45-50
  • (一)天人合一45-47
  • (二)天地境界47-48
  • (三)美学代宗教48-50
  • 第三章 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特点50-58
  • 第一节 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整体特点50-53
  • 一、史论结合50
  • 二、人生论美学50-51
  • 三、中国话语51-52
  • 四、世界视野52-53
  • 第二节 李泽厚关于中国古典美学代表性著作的特点53-56
  • 一、《美的历程》53-54
  • 二、《中国美学史》54-55
  • 三、《华夏美学》55
  • 三、《美学四讲》55-56
  • 第三节 与其他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者的比较56-58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比较56
  • 二、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方法比较56-57
  • 三、美学史分期的比较57-58
  • 四、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体系特点的比较58
  • 第四章 对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研究的评价58-70
  • 第一节 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59-63
  • 一、改变了中国美学研究“自古无史”的局面59-60
  • 二、开创了中国美学研究代表性的体例范式60
  • 三、独创了中国特色的美学话语体系60-61
  • 四、力倡美学启蒙,,推动思想解放61-62
  • 五、为解决现代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62-63
  • 第二节 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63-66
  • 一、美学理论体系内部固有的矛盾63-64
  • 二、“双重本体”的尴尬64-65
  • 三、西体中用的优与劣65-66
  • 第三节 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给予的启示66-70
  • 一、要有宏观的视野66-67
  • 二、不断地寻找原创根基67-68
  • 三、经验美学与理论美学互相阐发68-70
  • 结语70-71
  • 参考文献71-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74-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初;;本体之情与生存的诗性言说——论李泽厚的“情本体”[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2 赵景阳;;李泽厚伦理思想概述[J];临沂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3 郭立田;谈分析与综合——与李泽厚同志商榷[J];文史哲;1978年04期

4 赵士林;并非对话——评《与李泽厚对话》[J];求索;1987年04期

5 博凡;李泽厚教授谈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何以不深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02期

6 卫毅;;李泽厚 寂寞思想者[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20期

7 黄克武;;论李泽厚思想的新动向 兼谈近年来对李泽厚思想的讨论[J];国学论衡;2002年00期

8 施依秀;温玉林;;李泽厚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郑君山;;李泽厚论形象思维回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韩小龙;;李泽厚美学体系质疑[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克武;;论李泽厚思想的新动向 兼谈近年来对李泽厚思想的讨论[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罗绂文;;试论李泽厚“天人新义”的理论路径与现实指向[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盛涛;;詹姆逊与李泽厚: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个案比较[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平;;“审美代宗教”说的文化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论文提要[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7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锫坚;李泽厚:浮生论事[N];经济观察报;2005年

2 刘东超(本报书评人);当李泽厚成为研究对象……[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早报记者 陈良飞;“为什么我们思想界没有李泽厚了”[N];东方早报;2011年

4 许阳;性情中人李泽厚[N];中国包装报;2002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李泽厚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N];文汇报;2010年

6 张明扬;李泽厚再谈思想与学问[N];东方早报;2010年

7 刘悦笛;从“人化”启蒙到“情本”立命:如何盘点李泽厚哲学?[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李泽厚 刘绪源;从“度”到“美”:与李泽厚对话[N];深圳特区报;2012年

9 早报记者 石剑峰;李泽厚伦理课最后探讨何为哲学[N];东方早报;2014年

10 舒平;一代启蒙者的悲剧情结[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耕;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4 钱善刚;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晓旭;李泽厚90年后学术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李龙;李泽厚自然人化说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3 杜彦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李泽厚“新启蒙”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宋燕;李泽厚“情本体”的有效性和有限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张兰兰;李泽厚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怡;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7 李倩;简论李泽厚的美学思想[D];新疆大学;2009年

8 陈霞;李泽厚“情本体”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施依秀;李泽厚学术思想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高益刚;论李泽厚“新感性”论的内涵及价值[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1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11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