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音乐学视角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的艺术性研究(2)

发布时间:2014-08-17 17:29

除此之外,韩兰魁在大量的音乐作品创作之余,对音乐创作教学也孜孜不倦,从未停歇。他撰写了《传统题材、现代思维——试论以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为题材的交响乐创作》①、《对赵季平电影音乐成就的思考——兼议电影音乐作曲家的必备素质》②、《德国的音乐生活及其生存空间》③、《刘铮和他的交响乐<月夜——唐诗写意>》④、《分段性作曲教学探索》⑤和《当我跨进音乐门槛的时候》⑥等多篇学术论文。在音乐创作的同时,也有着诸多的教学科研成果,其中不少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
................................

第二章 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文本分析 ..................... 7
一、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创作缘起 ...................... 7
(一)准备阶段 ............................................. 7
(二)创作过程 ............................................. 8
(三)《绿色的呼唤》音乐理解 ................................ 9
二、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整体分析 ..................... 10
(一)第一乐章:序曲·高原悲叹 ............................. 11
(二)第二乐章:黄帝陵遥想 ................................. 17
(三)第三乐章:沙流统万城 ................................. 24
(四)第四乐章:昆仑冰雪消融的季节 ......................... 30
(五)第五乐章:苏醒的黄土地 ............................... 37
(六)第六乐章:绿色的太阳 ................................. 46

第三章 音乐学视域中的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

一、对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的风格认识
(一)《绿色的呼唤》整体风格解读
《绿色的呼唤》无论是从作曲技法还是从作品风格上来说都有着高度的统一性,与业界普遍的接受性。在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将西北风貌的民族性与作曲技法相结合,有着十分鲜明特色。
从民族性来看,《绿色的呼唤》从陕北民歌中吸收精髓,信天游似的风格,却又以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互穿插。“关于传统、现代、民族、非民族的话题业界争论的太多、太久、也太累。”①而多次反复的研讨与争论,使得这一话题逐渐变得繁琐而累赘。反而失去了其最初意义。“客观上在一定程度形成了对作曲家思维空间的束缚,妨碍了作曲家内心河流的自由流淌。”②而实际来看,自音乐这一文化出现以来,无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界,都为人类留下了优秀的音乐作品和创作实践。”③民族性也在各个国度或民族中被体现出来,如《波兰圆舞曲》、《匈牙利舞曲》这类以国度或民族名称直接命名,同时具有鲜明国度或民族特色的作品。也有诸多含有丰富民间民族元素的作品,却并没有使用民族民歌曲调。而这一类也同样属于民族性的范畴。因此,在民族性的问题上有着诸多分析和研究成果。而民族性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作曲家的特征之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对音乐创作方法和方式的选择、学习,应不受时代、民族和国界的限定。
“在多元文化纷争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尊重作曲家对创作方式的选择,也要尊重听众对作曲家的选择,提倡宽容自由,从而切实感悟到音乐是人类最高文化和智慧的艺术形式。”④纵观韩兰魁创作的交响乐作品《绿色的呼唤》在交响语汇方面,有着十分成功的尝试,在他的创作中,将声乐这一音乐形式作为一种乐器融入到了交响乐中,甚至可以为交响乐中所使用的其他乐器伴奏,从而颠覆了传统概念中声乐的作用,将声乐、器乐两种不同的音乐形式融合到一起,产生了更为丰富的音色效果,也成为了十分新颖的音乐创作手法之一。作为一部大型的声乐合唱交响曲,韩兰魁将声乐和交响曲有机的结合,不仅扩大了他个人的视野,比如合唱中虽然有歌词,但更多考虑的是交响乐的音色,带歌词的音色,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合唱曲结构,歌词更多的是像一组弦乐或一组铜管。
在这部作品中,涵盖了诸多创作手法,在《绿色的呼唤》中,可以找到巴赫优雅稳健的复调风格,也可以看到贝多芬雄壮、磅礴的英雄气概,同时又有着斯特拉文斯基现代音乐技法使用的风格,甚至还有着诸多十二音技法的运用。因此,他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初并没有将这部交响乐定位为某一风格或某一范畴之内。极大的包容性与概括性将这一部交响乐的风格确定。如第三乐章“沙流统万城”中,描写沙漠中小精灵时,完全是调性音乐和无调性音乐的结合。而这些大胆的结合和运用,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十分大胆,作品对中国传统的突破,显示出作曲家敢于创新的勇气。在 21 世纪的今天,回头看去,这些技法却成为了十分合理的运用。在这部作品中,有着历史的突破,即作品虽然运用了大

本文编号:8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388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