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讨真心-唐一庵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3 23:59
  中晚明王、湛两家学说并驾齐驱,身为湛甘泉及门弟子的唐一庵糅合了两家学说而别为一义,体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其思想值得研究,对于了解王、湛两家学说之间的异同及其影响等方面,也有一意义。目前学界关于唐一庵哲学思想的专门研究不多,既有研究虽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其“讨真心”的思想,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即以唐一庵“讨真心”的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具体从本体论的“何为真心”以及功夫论的“如何讨”这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力图呈现其哲学思想的系统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在本体论方面,唐一庵赋予“真心”以存有论和境界论的双重内涵,既吸纳了甘泉的“天理”观念,又糅合了阳明的“良知”思想。“真心”虽然在本质内容上与“天理”和“良知”无别,但甘泉的“天理”在唐一庵处更多地被转换成了“生理”,阳明的“良知”也拥有了新的表达形式。在功夫论方面,唐一庵的“讨”在本质内容上虽然与阳明的“致”以及甘泉的“体认”也无别,都是一种“本体功夫”、“道体功夫”、“自然功夫”,但唐一庵也有自己独特的发挥。唐一庵“讨真心”的思想既融合了王、湛学说,也兼综了佛、道思想。虽然与佛、道两家均有往来,但唐一庵始终以儒者自居。总体而言,唐一庵虽出身...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与王、湛两家关系的研究
        1.2.2 “讨真心”具体内涵的研究
            1.2.2.1 “真心”内涵的研究
            1.2.2.2 “讨”之内涵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基源问题研究法
        1.3.2 文献分析法
        1.3.3 概念分析法
        1.3.4 思想史的方法
2 何为真心——本体论
    2.1 真的双重意蕴
    2.2 真心即心体
        2.2.1 存有论意蕴
        2.2.2 境界论意蕴
            2.2.2.1 中无所着
            2.2.2.2 太虚无物
            2.2.2.3 空藏于心
    2.3 真心与习心
    2.4 真心即良知
        2.4.1 良知是活机
3 如何讨——功夫论
    3.1 讨之必要性
        3.1.1 真心被人自埋没
        3.1.2 人有昧于致之之义
    3.2 讨之解义
        3.2.1 自然义
        3.2.2 学思义
            3.2.2.1 存存不失之谓思
            3.2.2.2 以学为思才是真思
    3.3 讨之下手处
        3.3.1 在本体上下功夫
        3.3.2 定真种子
    3.4 直须自信
        3.4.1 须知得人身甚大
            3.4.1.1 人备五行之全
            3.4.1.2 人身与天地万物同体
            3.4.1.3 满宇宙都担在自家身上
        3.4.2 心之精神是为圣
    3.5 为学先须立志
        3.5.1 聚精神
        3.5.2 有悦处
        3.5.3 贵辨志
            3.5.3.1 真立志
            3.5.3.2 悦于学
    3.6 实察而实守
        3.6.1 自家认取
        3.6.2 自出义理
4 唐一庵哲学思想的源流与定位
    4.1 思想源流
        4.1.1 对于朱子思想的修正
        4.1.2 对于甘泉思想的汲取
        4.1.3 对于阳明思想的继承
        4.1.4 对于敬庵思想的影响
    4.2 总体定位
        4.2.1 真心本体的定位
        4.2.2 寻讨功夫的定位
        4.2.3 整体思想的定位
            4.2.3.1 儒家认同
            4.2.3.2 学派归属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Ⅰ:唐一庵先生画像
附录Ⅱ:唐一庵佚文摘略
附录Ⅲ:唐一庵门下名贤考略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体性的自我澄明:论王阳明“致良知”说[J]. 董平.  中国哲学史. 2020(01)
[2]湛甘泉于天理与良知的融摄与工夫进路的发展[J]. 黄泊凯.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3]宋明理学视域中的朱子学与阳明学[J]. 吴震.  哲学研究. 2019(05)
[4]湖州地区阳明后学弟子考[J]. 邹建锋,王迪.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5]论良知“八德”[J]. 董平.  社会科学辑刊. 2019(02)
[6]张栻《太极图说解义》及其与朱子解义之比较[J]. 陈来.  周易研究. 2019(01)
[7]论“知行合一”的四重向度[J]. 董平.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2)
[8]“尽心”与“养气”:孟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J]. 彭国翔.  学术月刊. 2018(04)
[9]论宋明儒家的“习心”思想[J]. 罗高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10]阳明心学的定性及良知的公共性与无善无恶[J]. 董平.  哲学研究. 2018(02)

博士论文
[1]江门心学—从陈白沙到刘蕺山[D]. 刘宗镐.西北大学 2017
[2]湛若水的“体用浑一”之学与践履[D]. 张晓剑.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庄子“真”观念研究[D]. 何晓.山东大学 2018
[2]唐枢心学思想研究[D]. 陈海梅.湖北大学 2016
[3]明代岘山社研究[D]. 黄晓娜.漳州师范学院 2012
[4]程文德“真心”思想研究[D]. 苏畅.中国计量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707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07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9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