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思无邪”阐释史与诗学思想探论

发布时间:2023-06-03 13:43
  “思无邪”因被孔子用来概言《诗》三百而受到历代学者的关注,但对其本义的理解多有争议,在争议过程中“思无邪”也衍生出了多重内涵。本文试图从历代“思无邪”的阐释梳理中,探究“思无邪”所蕴含的诗学思想和意义。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探析“思无邪”:1.“思无邪”汉唐阐释模式。《诗》的经典化过程中其政治道德意义被不断强化,“思无邪”的汉唐阐释以此为背景可被归纳为“诗人、诗思之正”。“诗人、诗思之正”要求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意念都不违背正确的价值,并服务于政教伦理。这种诗学观念源于对诗歌之抒情本质和实用功能的认识。2.“思无邪”宋代阐释模式。朱熹瓦解了“诗人、诗思之正”的“思无邪”定义,并提出自己的新说:“读《诗》使人思无邪”。朱熹之说的影响力足以被命名为“‘思无邪’宋代阐释模式”并与“‘思无邪’汉唐阐释模式”并列。比较朱熹模式与汉唐模式有助于更清晰的把握“思无邪”的具体内涵与变迁脉络。“思诚”说出现于宋代明确于清代,它独特的阐释增添了“思无邪”的审美内涵。苏轼的独特阐释为“思无邪”的内涵增添了多样性。3.“思无邪”诗学思想探论。纵观古代的多种“思无邪”阐释,虽有差异但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共...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思无邪”研究现状与选题的意义
    二、本文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第一章 “思无邪”汉唐阐释模式
    第一节 “思无邪”的汉唐《诗经》学阐释
        一、《诗经》的经典化
        二、“诗人、诗思之正”——“思无邪”的汉唐《诗经》学定义
    第二节 “诗人、诗思之正”的诗学内涵
        一、诗思之正
        二、诗人之正
第二章 “思无邪”宋代阐释模式
    第一节 朱熹的“思无邪”阐释
        一、朱熹的“破”与“立”
        二、“读《诗》使人思无邪”的诗学内涵
        三、朱熹“思无邪”阐释的影响
        四、汉唐模式与朱熹模式比较
    第二节 “思无邪”的另类阐释
        一、“思无邪”的“思诚”说
        二、苏轼的“思无邪”阐释
第三章 “思无邪”诗学思想探论
    第一节 “思无邪”诗学内涵
        一、“思无邪”的具体诗学观
        二、“思无邪”的儒家诗学本质
    第二节 “思无邪”诗学地位
        一、无可批驳的权威性
        二、取得权威性的原因
    第三节 “思无邪”诗学影响
        一、被规范的情感
        二、伦理与审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29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829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