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8-30 01:59
  纵观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能够发现各种思想学说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其中“和合”一词贯穿于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从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金文到《说文解字》、《尚书》、《周易》、《国语》、四书等著作再到如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传统和合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和合”作为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其强调的是事物在生成、发展过程中异质要素的协调、配合,彰显的是一种多元融合、并行不悖、对立统一的精神。新时代,重视并弘扬中国传统和合思想是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内在要求。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传统和合思想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予以观照,如在人际交往、落实教育理念、引领核心价值以及提高教育实效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蕴。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矛盾与冲突不断显现,诸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道德实然与道德应然的冲突等,这些不和谐的因素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实效性不足,各种关系失调。基于这种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中国传统和合思想来发挥消解矛盾、融合冲突之作用。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和合...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和合思想概述
    一、和合思想的源流及内涵
        (一)和合思想的理论源流
        (二)和合思想的内涵解读
        (三)和合思想的相关概念释疑
    二、和合思想的思维特质
        (一)各要素协同的系统思维
        (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三)和实生物的发展思维
    三、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推动和谐生态环境的建设
        (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
第二章 传统和合思想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促进和睦相处之人际关系的形成
        (一)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促进生生关系的和谐
    二、推进以人为本之教育理念的落实
        (一)调和社会需要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
        (二)实现大学生从被动受教到自我教育的转化
    三、增强社会主义之核心价值的引领
        (一)缓和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
        (二)促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一)推动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同步
        (二)跨越道德应然与道德实然的鸿沟
        (三)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三章 基于传统和合思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应然
    一、树立和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一)以和合共生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二)以塑造身心和谐的整体人格为要求
        (三)以服务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宗旨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协调配合
        (二)传统道德精华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兼容
        (三)国家意志、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统筹兼顾
    三、运用和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二)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统一
        (三)现实场域与网络阵地相交融
    四、建构和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二)全面多维的评价内容
        (三)知行合一的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4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844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