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先秦慎独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1 00:57
  慎独作为先秦重要的修身思想,体现了人们在道德品质层面的最高追求途径。同时,它也被看作是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引领的手段。本文以先秦“慎独修身思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进而解读了其相关内涵、内容以及特征,最后就其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展开了深入分析。先秦“慎独”思想对古代中国的道德实践具有深刻影响,当下,为了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重新审视先秦“慎独修身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显得迫切而有必要。历经沧桑,先秦“慎独思想”并没有失去其本质的善德,并且在我们现代道德建设中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针对先秦慎独思想产生的背景条件进行探析,首先就慎独思想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其形成所具有的特殊背景进行了初步了解。其次阐述了先秦慎独思想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萌芽到正式提出,后经各学派的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慎独思想体系。最后探讨了慎独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这一章在立足于研读先秦古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先秦慎独思想的丰富内涵与主要特征,也是...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五、研究的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重点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演变及立论依据
    一、先秦“慎独”思想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一) 先秦慎独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 先秦慎独修身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三) 先秦慎独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
    二、先秦慎独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 西周时期慎独思想萌芽
        (二) 老子在天道根本法中阐述慎独思想
        (三)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慎独思想体系的形成
        (四) 其他学派对慎独思想的阐释和发展
    三、先秦慎独思想的立论基础
        (一) “天赋人德”为慎独修身提供了内在依据
        (二) “天人合一”为慎独修养提供可能
        (三) “得道成圣”为慎独坚守提供动力
第二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先秦“慎独”思想的内涵
        (一) 先秦“慎独”思想的内涵
        (二) 先秦各学派“慎独”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先秦“慎独”思想的特征
        (一) 内在自觉性
        (二) 相对独立性
        (三) 内心愉悦性
        (四) 内在真诚性
第三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先秦慎独思想的价值定位
        (一) 对当时社会以及知识分子的影响
        (二) 对先秦以后儒家的影响
        (三)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先秦“慎独”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一) 过分强调主观的修养作用
        (二) 脱离实际,流于形式
第四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彰显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 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二) 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三)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培养公民道德自律意识
        (一) 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原则
        (二) 自觉是实现慎独的必要手段
        (三) 用“理想我”去引导“现实我”
    三、遵守知善-行善-善道的心性养成规律
        (一) 知善是慎独的第一要义
        (二) 慎独需转践为行善
        (三) 慎独归于善道
    四、实现自我修身的价值目标
        (一) 自我品行的修养
        (二) 人生道义的担当
        (三) 社会理想的追求
    五、整合自我修身的社会合力
        (一) 大众传媒舆论的导向
        (二) 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
        (三) 法律制度的保障
        (四) 学校教育的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25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925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