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80年代的批评气质——漫说何平与他的文学评论

发布时间:2017-06-03 04:00

  本文关键词:80年代的批评气质——漫说何平与他的文学评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我一直在犹豫,在何平身上用"大器晚成"这个词是否妥当。何平的批评文字引起人们的关注确实是这几年的事,但他却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与他同年代甚至更晚的同在大学执业的早已是教授、博导,而他还只是个副教授。这不是说他进步慢,
【作者单位】: 江苏省作家协会创研部;
【关键词】批评家 当代批评 写作 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年代 气质 校园文学 文化群落 新时期文学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我一直在犹豫,在何平身上用“大器晚成”这个词是否妥当。何平的批评文字引起人们的关注确实是这几年的事,但他却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与他同年代甚至更晚的同在大学执业的早已是教授、博导,而他还只是个副教授。这不是说他进步慢,不用功,而是他“觉悟”得实在太晚。何平19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锡厚;刘知几的文学批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王永生 ,戴翊;必须有正确的文艺批评——学习鲁迅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与实践札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海轩;时间箴言[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4 王佐良;怀燕卜荪先生[J];外国文学;1980年01期

5 ;麦耶教授谈“47社”[J];外国文学;1980年03期

6 约翰·麦克拉伦,沙江;我们文学中现实的形象——兼论派特里克·怀特的作品(节译)[J];外国文学;1980年04期

7 刘文忠;钟嵘对六朝诗风的批判[J];江淮论坛;1980年01期

8 雪宜枚;艺术家的崇高职责[J];人民音乐;1980年05期

9 欣泉;托尔斯泰的大胡子[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3期

10 于韦;苏联出版俄译本《金瓶梅》[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书;;种族主义的余辉——简评福克纳的《夕阳》[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吴家荣;;文学批评标准的反思与新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黄书泉;;不朽的“时文”——重读别林斯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张胜冰;;批评家的角色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陈雪虎;;批评理论化及其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吴家荣;;论审美感染力的批评标准——二十一世纪文学批评标准刍议[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谢阳举;;张载与道家关系概说[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代迅;;论中国当前文学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李国华;;“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略论市场经济下文艺批评家的品德人格修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刘坤媛;;文学批评价值的失落与重构——评新时期文艺批评的滞后现象[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格尔;批评为何左右不了文学创作[N];北京日报;2000年

2 冯远;关于“大师”[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王富仁;中国文学中的“主义”有没有用?[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记者 续鸿明;检讨90年代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朱亚 编译;欧盟起草数字媒体版权法[N];电脑报;2000年

6 阎晶明;飞翔的思想[N];光明日报;2000年

7 ;文学三题[N];光明日报;2000年

8 解志熙;小说本职的回归[N];河南日报;2000年

9 小张;潘军:写作一发不可收[N];人民政协报;2000年

10 陈捷;实践性:文学批评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N];社会科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陈榕;成人审视的牺牲品[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3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秋海;反对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6 吴宝康;论怀特小说的悲剧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9 魏燕;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余嘉;中国批评视野中的俄苏“红色经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立强;构筑理想化的人性庙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震;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永华;对翻译批评的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海虹;[D];浙江大学;2002年

5 董晓霞;从阿布拉姆斯的立论图式看先秦诸子的诗学观念[D];西北大学;2002年

6 李刚;诗歌语言的陌生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亚芬;[D];中南大学;2002年

8 倪萍;走向个人的精神救赎[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叶玉芳;我在寻找我自己[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辜小捷;论艾略特诗歌中的用典[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80年代的批评气质——漫说何平与他的文学评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7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417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