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朝鲜族伽倻琴变化形貌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8 15:30

  本文关键词: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延边大学》 2012年

中国朝鲜族伽倻琴变化形貌研究

安红日  

【摘要】:本论文以朝鲜族伽倻琴音乐的发展历史过程和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伽倻琴音乐在朝鲜、韩国、中国三元空间中相互起到的影响和因果关系,研究各自所持有的文化特征和风格流派。以原生态、再生态、新生态为发展脉络,对中国朝鲜族伽倻琴的历史由来予以梳理、概括,其中包括朝鲜族伽倻琴在延边的衍生背景及演变过程。收集了延边朝鲜族伽椰琴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详细资料。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更深层次的剖析朝鲜族伽倻琴的发展渊源,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伽倻琴的变貌状况,力图达到消除争议、还原历史真面目,更全面细致的回顾和阐释伽椰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32.3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施文丽,李纶,胡鹏;从艺术分类学的角度谈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分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J];体育科学;2004年12期

3 梅晓萍;21世纪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方仪;艺术学作为单独学科门类刍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10期

5 仲高;欧亚草原动物纹样的角色转换[J];西域研究;2004年02期

6 张英进;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3期

7 王珉,薄芙丽;数字化对传统美术教育的挑战[J];装饰;2004年06期

8 陆楣;;设计的时代精神——析“精约”[J];中外建筑;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昌镐;苦难的岁月 互补的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俞成云;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5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6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陈军;文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马菂;中国电视节目类型化生产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蜀玉;《文心雕龙》法语全译及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黄俊亚;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友女;丰子恺艺术比较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吴中蓓;长沙开福寺比丘尼焰口仪式及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王少芳;游戏三味[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鹏;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多媒体库创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施文丽;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分类及其初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6 孙立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认识[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符白羽;重返家园[D];武汉大学;2005年

8 廖武林;油画肖像的内涵和本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管新福;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余艳;不同的悲剧手法,,同样的悲剧女性[D];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宁朝;对外开放与朝鲜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2 崔羲秀;朝鲜族与瑶族文化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贺锡德;;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介绍之六——朝鲜族的伽倻琴和长鼓[J];音响技术;2007年01期

4 张春植;从《苦难的年代》到《泪洒豆满江》——兼论再现朝鲜族移民史的视点变化[J];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03期

5 林水;朝鲜族的岁时节庆习俗[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6 邱映霞;朝鲜族民歌节奏的特点[J];中国音乐;1995年02期

7 白勇熙;为“光”添彩──记朝鲜族高级工程师尹演子[J];民族团结;1995年10期

8 王纯信;朝鲜族民间刺绣中“十长生图”释[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9 金炳镐;研究朝鲜族社会发展问题的佳作——《中国朝鲜族社会变迁与展望》评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何俊芳;独联体国家朝鲜族的语言丢失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吉;李天民;;跨世纪朝鲜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2 车信福;;营销朝鲜族民俗文化产品的几点经验及教训[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千寿山;;论我州旅游业中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展示[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洪福子;;依托科研,创办朝鲜族特色学校[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5 ;黑龙江省朝鲜语学会[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6 杨兴江;;试述朝鲜族同胞在方正县抗日战争时期的突出贡献[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张子波;杨康鹃;杜婷婷;全美燕;金雄吉;金元哲;;延边朝鲜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流行病学研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崔志华;李莲姬;韩春姬;;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孕妇血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张子波;杨康鹃;金雄吉;金元哲;;延边地区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学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李贞子;朴幸福;许珍华;;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朝鲜族低年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真;[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N];延边日报;2005年

3 记者 赵洪亮;[N];延边日报;2005年

4 崔松男 相世和;[N];中国民族报;2001年

5 阮凤文 首席记者 孟宝林;[N];牡丹江日报;2011年

6 盛勇 乔振友;[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崔盛;[N];中国民族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N];图们江报;2011年

10 车铁范;[N];中国档案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庆植;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中国民族政策及朝鲜族历史、现状与未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刘智文;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刚;社会主义制度在延边地区的确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金真迪;解放后韩·朝·中国朝鲜族文学教育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熊英环;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易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张子波;延边朝鲜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遗传特征及其与LDLR、apM-1和PPAR-γ2基因相关性[D];延边大学;2011年

8 赵允卿;东北民族天神崇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李云霞;锡伯族文化探微[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钟燮;延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并发率及其基因型特征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红日;中国朝鲜族伽倻琴变化形貌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周靖程;晚清东边道地区朝鲜族迁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姜哲荣;从多元共存的情景下分析的朝鲜族散居现状[D];延边大学;2012年

4 朴玉兰;延吉市朝鲜族老年艺术团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崔玉兰;中韩电视剧剧本中的朝鲜族女性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李英子;日、美、中三国朝鲜族双语使用情况比较分析[D];延边大学;2001年

7 裴洪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朝鲜族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8 刘昕朋;中国延边朝鲜族和汉族神经类型和手纹的关系[D];延边大学;2010年

9 金烨;北京朝鲜族的个体企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安明哲;佃民制度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