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建安文人交游与群体性创作考论

发布时间:2020-04-03 21:47
【摘要】: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它的繁荣,一定程度上得力于这一阶段的群体性文学活动。从文人角度看,较之汉末“党锢之祸”及“鸿都门学”时期,建安文人地位有所提升,加之自“党锢”以来被激发的士人主观自觉感,使得这一时期出现了分属于各地军阀的文人群体。文人群体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文学的复兴,一方面也是群体性文学创作得以展开的前提。从文人群体的视角下看,自汉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活跃于荆州、许昌及邺下的文人,围绕于刘表、曹操或曹氏兄弟周围,或发展经学,或集体创作,影响了建安文化、文学的整体风貌。文人群体下的文人交游,对其思想意识及文学创作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在建安初期,王粲、阮璃等文人受蔡邕文学思想影响较大;建安中期以后,文人集中邺下,群体性创作成为文学产生的一大方式,体现为赠答诗、公宴诗及同题创作。邺下文坛的这一新形式,有利于促进建安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五言诗、咏物赋、抒情小赋以及论体文的发展。虽然在思想性上有所欠缺,但对于文体的发展却有着自己应有的贡献及一席之地。总的来说,建安时期群体性文学创作活动营造了“彬彬之盛”的邺下文坛局面,锻炼了曹氏兄弟及邺下文人的写作能力,促进了文人五言诗、汉赋等文体的发展,总体上为建安文学的发展繁荣做出了一定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宗荣;试论建安文学的特征[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2 王玫;建安文学在宋代的接受与传播[J];文学评论;2001年03期

3 王丽珍;略论建安文学的华美与壮大[J];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4 易小平;从典丽到风骨:初唐对建安文学的接受[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5 王玫;建安文学在唐代的传播与接受[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周涛;我看建安文学兴起的文化根源[J];文史杂志;2004年04期

7 易小平;从风骨到政教:盛唐中唐对建安文学的接受[J];唐都学刊;2004年05期

8 张朝富;建安文学不含吴、蜀文学[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易小平;声律风骨兼备:盛唐对建安文学的接受[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王玫;;建安文学在十六国及北朝的接受状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沛之;关于建安文学的随想[N];大众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施建军;建安文学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付以琼;论建安文学的生命化[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韩锐;建安文人交游与群体性创作考论[D];西北大学;2016年

3 杨永;唐人论建安文学[D];郑州大学;2005年

4 邓义兰;建安文学在南朝的传播接受[D];武汉大学;2005年

5 肖波;初盛唐诗人与建安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薇;曹S嵊虢ò参难勐訹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13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13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0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