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日本观 ——基于《中日战争文学集》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7-21 15:57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竟败于旧日的弟子、“蕞尔岛国”的日本。割地赔款令举国震惊,知识分子以为奇耻大辱。中国的战败,有各种原因,学界多年来不断探索,当年的文人官吏,也进行了各种反思,发表了大量作品。1937年,现代文学作家阿英因担心日后的战乱会使甲午战争时期的重要文献资料散佚,且欲通过文学鼓舞国民士气,吸收历史经验教训,遂整理归纳资料后编成了《中日战争文学集》一书。这本书收集了当时官吏向朝廷上交的奏折、知识分子所写的论著、报纸和杂志上发表的杂文、诗歌和小说等珍贵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此书中的能代表不同流派日本观点的八篇文学作品,分别是张之洞所写的奏折《力争和议电奏一、二》,论著《纵论中倭大势》,高太痴的小说《梦平倭奴记》,黄遵宪的诗歌《悲平壤》、《东沟行》、《哀旅顺》、《马关纪事》。至今为止,对中国知识分子日本观的研究并不在少数。但是其角度多是具体某个人(如黄遵宪、戴季陶等)的日本观研究,或是中国知识分子日本观的变化研究,且跨越时代较大。对于《中日战争文学集》的研究较少,且其内容是围绕此文集中的小说。选取不同流派不同文体作品进行的研究不多,作为补充本...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論文要旨
一、はじめに
    (一) 研究背景と問題設定
    (二) 先行研究状況
    (三) 研究方法と論文構成
二、阿英と『中日戦争文学集』
    (一) 阿英と『中日戦争文学集』
    (二)『中日戦争文学集』を編集した理由と目的
三、甲午戦争における日本認識の変化と中国知識人の流派
    (一)日本への軽視と明治維新以後の思想ブーム
    (二)甲午戦争の主戦派と主和派
四、『中日戦争文学集』の作品が反映した日本観
    (一) 張之洞の「力争和議電奏」一と「力争和議電奏」二
    (二) 高太痴の「夢平倭奴記」
    (三) 「縦論中倭大勢」
    (四) 黄遵憲の詩――「悲平壤」「東溝行」「哀旅順」「馬関紀事」
五、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付録
後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与富强的真理化——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为考察对象[J]. 徐百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2]阿英年谱(上)[J]. 钱厚祥.  新文学史料. 2005(04)
[3]从甲午战争的开始时间看日本侵朝侵华的战争责任问题[J]. 戚其章.  抗日战争研究. 1995(01)

博士论文
[1]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 谢建美.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95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295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5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