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述而不作”与中国阐释学

发布时间:2021-08-04 17:32
  “述而不作”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中国文论中极为重要的术语,由孔子首次提出,经由历代学人(尤其是儒生)发扬光大,其生成于传统文化的母体内,并对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一章论述“述而不作”作为一种文化话语存在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本章在正本清源的前提下,进一步论述其文化成因,同时讨论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仅存在于儒家文化中,还蔓延于道家、释家及诸子思想中。第二章论述“述而不作”对我国古代文学阐释学的影响。作为一种阐释思维的“述而不作”与我国传统阐释学关系极为密切,对我国古代阐释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章选取在中国文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与“述而不作”思想有着密切关联的一些批评思想、观念和方法进行阐释,以揭示其对中国阐释学的影响,如中国阐释学中的复古、依经立义、推源溯流及本事索隐批评都受其影响。第三章论述“述而不作”思想的现代意义。“述而不作”不仅在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现代意义,我们可以对之进行行之有效的现代转换。当下文化经典传承面临巨大的困境,“述而不作”在经典阐释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现实作用;另外,在我国当下的文论建设中,正面临着古今之争和中外之争,“述... 

【文章来源】:湖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述而不作”作为文化话语
    第一节 “述而不作”何谓
        一、孔子“述而不作”义释
        二、后世对孔子“述而不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述而不作”的文化生成
        一、“天不变,道亦不变”——“道”的权威性与恒常
        二、“惟圣人得言之解”——圣人崇拜与话语权威
        三、“正名”与“弘道”——时代使命与个人抱负
第二章 “述而不作”与中国阐释学话语
    第一节 “述而不作”与中国阐释学中的复古、尚新
        一、文化的复古与尚新
        二、“述而不作”与中国阐释学中的复古倾向
        三、“述而不作”与中国阐释学中的尚新倾向
    第二节 “述而不作”与作为阐释原则的依经立义
        一、依经立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依经立义与中国文学批评
        三、体现依经立义阐释原则的典范——注疏之学
    第三节 “述而不作”与推源溯流阐释观
        一、推源溯流阐释观及文化成因
        二、中国文论中的推源溯流阐释观
        三、师法、家法与推源溯流阐释观
    第四节 “述而不作”与本事、索隐批评
        一、“述而不作”与我国传统本事批评
        二、继承与背叛“本事”的索隐批评
第三章 “述而不作”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述而不作”与经典传承
        一、当下经典传承面临的困境
        二、“述而不作”与经典阐释学
        三、在“述”与“作”的有机结合中推进经典传承
    第二节 “述而不作”与当下中国文论建设
        一、“述而不作”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二、“述而不作”与西方文论中国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钟嵘《诗品》原貌考索[J]. 梁临川.  文学遗产. 2010(04)
[2]《诗经·邶风·燕燕》诗本事的纷争[J]. 叶当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文学经典必备的品质[J]. 肖四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01)
[4]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三条路径[J]. 曹顺庆,邱明丰.  思想战线. 2009(06)
[5]依经立义:作为中国文论研究方法的建构[J]. 李建中,张金梅.  思想战线. 2009(06)
[6]本事迁移理论视界中的“本事”流变考[J]. 殷学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7]儒家“依经立义”的话语言说方式探析[J]. 余卫国.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04)
[8]论两宋理学家的圣人史观[J]. 范立舟.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3)
[9]经典与误读[J]. 陆扬.  文学评论. 2009(02)
[10]本事批评:中国古文论历史哲学批评范式探究[J]. 殷学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博士论文
[1]“《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D]. 张金梅.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宋代文坛师承现象初探[D]. 郭明玉.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22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322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8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