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15:28
  苏轼,既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又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人生境界和人格结构更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目前对于苏轼人格的研究和评价,学者大多仍从儒道释三个层面进行定位,这样的解读遵照通常的框架固然比较明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人格的自我完整性,简化了其人格的复杂性和精微性。本论文尝试从有机整体、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将苏轼人格放在生态文明的宏阔背景中加以探讨,运用“三分法”,分别从自然层面、社会层面、精神层面对苏轼人格加以阐释。而苏轼自然率真、有机和谐、自我完善的人格结构,虽说属于前现代时期的一种生态型人格,但对于当下身处生态时代的人们的人格建构,将会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意义。在自然层面,苏轼视自然为普遍联系的有机生命体,与自然建立了平等、友好、和谐的关系。苏轼一生性好山水,对自然充满敬畏和膜拜,仁爱万物,广种草木,同情动物,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热爱。苏轼认为,“善”就是尊重生命存在的自然而然,故人之行善,便是在具体的存在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存在的自在性、自足性、自为性。在自...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生态与人格
    二、苏轼人格研究综述
    三、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的可能性及现实性
第一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中国自然哲学蕴含的生态智慧
        一、生生谓易
        二、虚静为本
    第二节 中国古代理想人格探析
        一、真人与仙人
        二、圣人与居士
第二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自然层面
    第一节 苏轼与其生存环境
        一、人间绝胜略已遍
        二、凡物皆可观
    第二节 苏轼的自然观
        一、阴阳之始交,天一为水
        二、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
    第三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自然层面的体现
        一、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二、春到江南花自开
        三、坐观万景得天全
第三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社会层面
    第一节 苏轼的社会观
        一、贵清净而民自定
        二、夫礼之初,缘诸人情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社会层面的体现
        一、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二、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眼见得天底下无一个不好人
    第三节 苏轼和社会之间良性互动
        一、文化昌明
        二、以民为本
第四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精神层面
    第一节 苏轼的自我精神
        一、情者,性之动也
        二、有道者,无所挟而安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在精神层面的体现
        一、无得无丧,无吉无凶
        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
        三、吾安往而不乐
    第三节 自我精神与自然精神合一
        一、参天地,赞化育
        二、只渊明,是前生
第五章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一、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二、变革人心是拯救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
    第二节 苏轼生态型人格的启示
        一、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二、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三、天壤之内,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探访苏轼生活过的地方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人格:回归人的本性[J]. 吴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4)
[2]谈苏轼的和谐博弈观[J]. 刘清泉,王晋川.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8)
[3]从“乐”的人生观念看苏轼的社会和谐思想[J]. 杨胜宽.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4]苏轼不归故里的文化考察[J]. 李光生.  文艺评论. 2012(02)
[5]苏轼与人生[J]. 莫砺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6]苏轼研究杂谈[J]. 刘尚荣.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7]论《易传》的“生生”思想及其生态意义[J]. 乔清举.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8]论“仁”的生态意义[J]. 乔清举.  中国哲学史. 2011(03)
[9]论生态人格的缺失及其价值指归[J]. 彭立威.  道德与文明. 2011(04)
[10]中国传统休闲审美哲学的现代解读[J]. 潘立勇,陆庆祥.  社会科学辑刊. 2011(04)

博士论文
[1]宋代环境史专题研究[D]. 聂传平.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苏轼文人集团研究[D]. 于广杰.河北大学 2013
[3]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D]. 阮延俊.华中师范大学 2012
[4]苏轼哲学思想研究[D]. 刘燕飞.河北大学 2011
[5]苏轼休闲审美思想研究[D]. 陆庆祥.浙江大学 2010
[6]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 刘祎.湖南师范大学 2010
[7]生态人格论[D]. 彭立威.湖南师范大学 2009
[8]苏轼诗学思想的生存论阐释[D]. 孟宪浦.山东师范大学 2008
[9]苏轼与《周易》[D]. 徐建芳.陕西师范大学 2008
[10]“闲”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D]. 苏状.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苏轼社会思想研究[D]. 王慧子.重庆师范大学 2012
[2]苏轼美食的哲理思考[D]. 吴玉容.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中国传统闲逸美学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态[D]. 王东昌.苏州大学 2011
[4]苏轼文学中的自然观[D]. 徐名侠.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论生态人格的生成过程及其特征[D]. 王馨.山东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8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348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