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民初文学场域的“现代性”实践(1912-1919)

发布时间:2021-08-30 07:39
  本文试图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观照下,对1912—1919年的文学场域的"现代性"进行一个梳理和客观的思考,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坛、文人、文学三者"现代性"的实践的考察和分析,来还原在这七年中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曲折历程,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转型进程,以及新旧交替时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风貌。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急遽变革,动荡不堪,但是现代化国家的雏形初步建立,带来了商业活动的日益繁盛与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广泛传播,一时间思想解放潮流席卷中国社会,加快了文学"现代性"的步伐。鸦片战争后,西方铅字排版技术和机器印刷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手工抄写和雕版印刷,平装书代替了线装书,现代报纸、杂志和出版业逐渐成为拥有更强大传播能力的新型媒介,为文学提供了崭新的大众传播方式,使文学的普及成为了可能,为文学现代性的扩张提供了前提。同时,应现代性而成的新形态权力空间,即凝结在文字印刷媒体中的"公共领域",如何挣脱传统权力空间的束缚而走向自主,并为初生的市民社会的舆论公共性提供繁育的土壤,也成为文学现代性对这一时期文学场域发展的一个突出贡献。如果说现代报刊媒介构筑的"公共空间"是这一时期文学场域的现代性的基石,在这个完整的文学场...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价值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相关概念界定
一 1912——1919年文学场的现代性语境
    (一) 大语境:莽莽欧风卷亚雨
    (二) 小场域:国家不幸诗家幸
二 文坛:文学"公共空间"的形塑
    (一) 报纸与期刊:新式传播空间的建构
    (二) 文学社团与私家园林:知识分子交往空间的开拓
三 文人:浮出历史地表的“主体性”
    (一) 作家主体性的凸显
    (二) 读者主体性的浮现
四 文学:现代性的两副面孔
    (一) 《新青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话语
    (二) “鸳鸯蝴蝶派的”现代性面孔
    (三) “两副面孔”的场域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72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372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