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十七年”的朝鲜战地文学

发布时间:2021-09-18 06:40
  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战争的胜利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勇气和不容忽视的国际地位。在文学史上,反映这场抗美援朝战争的文学处于边缘的位置,因此对“十七年”的朝鲜战地文学的梳理是必要的。本文结合“十七年”复杂的历史语境以及作家个人经历及心理体验,从作品中显在的“英雄叙事”、“朝鲜叙事”这一角度入手,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朝鲜战地文学作品中的丰富性、复杂性,挖掘其闪光点与独特之处。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十七年”朝鲜战地文学概观。从整体上对“十七年”朝鲜战地文学做简单概述,这一部分内容包括朝鲜战地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创作情况和基本性质。朝鲜战地文学是在复杂的政治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大规模的创作体现了国家对这一文学的重视。第二章,“十七年”朝鲜战地文学与意识形态。首先讨论这一时期的朝鲜战地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结合作品,分析文本显在的“英雄叙事”在人物塑造、情节的设置上有效论证战争胜利的必然性。“朝鲜叙事”中对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作品满足异域想象的同时论证了战争的合理性。第三章,在政治夹缝中的人性书写。分析在政治夹缝中的人性书写的作品,从文本中看出,作家在...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十七年”朝鲜战地文学概观
    第一节 朝鲜战地文学的兴起
        一 朝鲜战争与朝鲜战地文学
        二 朝鲜战地文学的创作情况
    第二节 有组织的“国家文学”
第二章 “十七年”朝鲜战地文学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朝鲜战地文学的英雄叙事
        一 “十七年”的英雄叙事审美范式影响
        二 “两极化”的叙事策略
        三 人物的成长模式
    第二节 朝鲜战地文学的朝鲜叙事
        一 中朝两国同声相应的真诚情愫
        二 自然景物形象
        三 朝鲜人物形象的构建
第三章 在政治夹缝中的人性书写
    第一节 路翎:异端式的书写
    第二节 巴金:“异质同构”式的书写
结语:“十七年”朝鲜战地文学的得与失
参考文献
附录:朝鲜战地文学创作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话语·启蒙意识·古典结构——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文本的复杂性[J]. 谢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2]《洼地上的“战役”》:精神分析与文化视野中的文本重解[J]. 谢刚.  小说评论. 2009(02)
[3]“因忠实和勇敢而致悲惨”——评路翎的“志愿军题材”小说[J]. 商金林.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01)
[4]抗美援朝战争文学中的英雄叙事分析[J]. 李宗刚.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7(11)
[5]复合视角·女性镜像·道德偏向——论抗美援朝文学中的“朝鲜叙事”[J]. 惠雁冰.  人文杂志. 2007(04)
[6]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J]. 常彬.  文学评论. 2007(02)
[7]《洼地上的“战役”》给我们什么启示[J]. 刘景荣.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8]合法性论证与叙事选择——兼论路翎的两部小说[J]. 王海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
[9]略论巴金解放前文学创作思想的演变[J]. 葛本成.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出走与回“家”──巴金人格的精神困境[J]. 范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1(03)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红色经典”化[D]. 韩颖琦.苏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杨朔抗美援朝文学作品中的朝鲜形象[D]. 李伟光.延边大学 2009
[2]论魏巍抗美援朝作品中的朝鲜形象[D]. 姜艳秀.延边大学 2009
[3]在趋同和疏离中探寻个人话语空间[D]. 甄芳.北京语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99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399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5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