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温庭筠文考论

发布时间:2021-10-05 11:58
  论文以《全唐文》卷七八六所载温庭筠文三十四篇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刘学锴先生着《温庭筠全集校注》所载三十四篇文为参本展开论述。第一章为考证篇,即温庭筠文结集、散佚流布考。这一部分主要以时间为顺序,顺次考校温文在晚唐五代时期,宋、元、明、清等时期的结集、散佚情况,意在明确其史书称“著述颇丰”,而现存却寥若晨星的现状的演变过程及产生原因。这不只是个人保存的问题,更有时代变迁下文学、文化演变过程中的倾向、取舍等因素的影响。第二章为温文辨析,即温庭筠文的创作特色论述。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其现存的作品探究其本身体现出的特色;通过与其诗、词进行互证、比较等把握温庭筠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一以贯之的精神品质;通过对晚唐文学创作整体风尚和“三十六体”的创作风格的把握考察温文受到的影响,从而揭示温文顺应主流又独具特色的一面。第三章为温文馀响,即温庭筠文在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这一章亦以时间为序进行阐释,意在梳理出温文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脉络,从而较客观地展示出温文在文章方面的影响。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温庭筠文结集、散佚考
    第一节 结集、散佚情况
    第二节 原因辨析
        一、结集原因
        二、散佚原因
第二章 温庭筠文论析
    第一节 温庭筠文分类浅析
        一、赋文
        二、书信文
        三、牓文
    第二节 晚唐“三十六体”中的温庭筠
    第三节 温庭筠文与其诗、词比较
        一、相异之处
        二、相通之处
第三章 温庭筠文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思清丽”与“獭祭鱼”——李商隐骈文与唐代骈文文风的关系[J]. 芦春艳,吕双伟.  中国文学研究. 2011(02)
[2]论温庭筠启文中的“嵇康情结”[J]. 李博昊.  名作欣赏. 2011(02)
[3]《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骈文史论[J]. 于景祥.  文学遗产. 2007(04)
[4]20世纪骈文研究若干问题述评[J]. 宁俊红.  文学遗产. 2007(04)
[5]温庭筠文笺证暨庭筠晚年事迹考辨[J]. 刘学锴.  文学遗产. 2006(03)
[6]温庭筠恋情诗词比较[J]. 林春香.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7]温庭筠诗结集及其在唐宋元的流布[J]. 朱腾云.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8]关于唐代骈文、古文的几个问题[J]. 王运熙.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9]樊南文与玉溪诗——论李商隐四六文对其诗歌的影响[J]. 余恕诚.  文学遗产. 2003(04)
[10]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J]. 蒋寅.  中国社会科学. 2000(01)

博士论文
[1]温庭筠诗歌研究[D]. 张自华.广西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温庭筠诗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境界[D]. 江海鹰.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温庭筠诗集版本研究[D]. 朱腾云.河南大学 2006
[3]三十六体骈文述论[D]. 韩雪晴.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19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419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