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宗教隐喻的英译认知研究——以《水浒传》人物绰号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31 20:38
  运用基本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探究《水浒传》四译本绰号类宗教隐喻英译背后的中西宗教文化模型、框架原型、意义焦点等认知成因。对于涉及四维空间整合的复合隐喻,杰译本较多地保留了宗教源域,赛译本、沙译本次之,登译本则更偏向于英语读者的宗教认知习惯。在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译者不妨适时采用直译源域(+释义)或音译源域(+释义)的方法,以引介中国宗教的模型框架,突显汉语文化中的宗教类复合隐喻的概念整合与意义焦点。 

【文章来源】: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37(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宗教隐喻的英译认知研究——以《水浒传》人物绰号为例


西方宗教隐喻文化模型

模型图,宗教,模型,佛教


中国宗教主要包括道、佛、儒⑤三教,这三者相互排斥与融合。首先是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道教,其核心主旨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道教是一个创神大户,有着庞杂的神仙体系和魔鬼体系,并且和后来的中国佛教有所交叉重合。“道”乃天地鬼神之根源,得道者为仙,失道者为鬼。道教之神乃天生注定,凡人亦可修炼成仙。中国道教的历史渊远流长。出于对原始自然现象和人类生命的神秘化理解,中国自殷商时代便开始尊神事鬼,人类可通过巫师与鬼神交流。[5]春秋战国时期,源于南方荆楚之地的道家文化逐渐发展,兴起了神仙方术之学。后来,道教吸收了中国民间巫术、阴阳五行论、老庄哲学,也吸纳了佛教、儒教、印度天象学等思想。宋、元、明时期,道教思想大量渗透到小说、戏曲、杂剧当中,《水浒传》就是其中之一。[6]其次是源于古印度并在中国不断生根发芽的佛教,后来逐渐衍变为“中国化佛教”,其核心是顿悟成佛。“佛”兼具“佛”和“神”的身份,凡人也可顿悟成佛。中国佛教的神祗系统既包括各类佛、菩萨,也包括各类神;其魔鬼系统既包括古印度佛教的夜叉、罗刹,也包括妖、魔、鬼、魅等。佛教中的这些神魔种类与中国道教有着多处交叉和重合。古印度佛教自秦汉三国时期入华初传。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开始流行观音菩萨与弥勒佛信仰,并与道教、儒教产生冲突与融合。南北宋时期,中国佛教进一步渗透到道教、儒教文化当中。道教全真教就曾主张儒释道合一。[7]后来的诸多典籍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中都含有佛教的人生如梦、道教的神仙道术、道佛教的轮回思想。鉴于中国道、佛教共享某些神鬼概念,下文统一将神、魔、鬼的隐喻称为“道佛教隐喻”,仙隐喻称为“道教隐喻”,佛隐喻称为“佛教隐喻”。这些隐喻都建立在如图1所示的中国宗教文化模型之上。西方宗教文化则主要经历了两希文化(包括希伯来、希腊)、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等。希伯来文化(即古犹太教文化)创造了圣经《旧约》,信奉唯一真神上帝耶和华。希腊神话源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持有多神信仰,如:大地之神(the God of the Earth)、海神(the God of the Sea)等。人们在希腊时代就已崇拜神灵,但种类远不如中国道佛教繁多。罗马神话脱胎于古希腊神话,后又引入了某些东方神明,如埃及的生殖女神。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正式诞生,衍生出了天主教、东正教等教派。自中世纪开始,基督教的上帝救赎思想成了西方宗教文化的核心代表。基督教信仰唯一真神上帝,上帝具有“神”、“人”身份。基督教的魔鬼乃天使堕落而成,与其它宗教的魔鬼内涵不一。希伯来文化、希腊罗马神话、基督教等共同促成了如图2所示的西方宗教隐喻文化模型。

过程图,概念,过程,译本


复合隐喻“鲍旭是丧门神”由“人是神”“面相凶狠者是丧门神”“嗜好杀人者是丧门神”这几个基本隐喻整合而成,概念整合过程如图3⑥。此处的“丧门神”旨在映射“鲍旭脸如锅铁、双眼暴突、嗜好杀人”的特点。中国传统宗教框架中的“丧门”(亦称“丧门神”)不是门神,而是古代星命家所谓的四柱神煞之一,主要负责孝丧之事。根据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农历的每月朔日都会出现善神与恶煞,凶门煞神便是恶神。若凡人有所冲撞,祸事便会临头。笔者在对比四译本后发现,只有登译本将“丧门神”转换为古希腊神话框架中的Pluto(冥界之王),将复合隐喻“鲍旭是丧门神”转变为“鲍旭是冥王”。希腊神话中的冥王曾经使忒拜城邦染上致命的瘟疫,直到两个少女墨提娥克、墨妮佩自愿献祭,瘟疫才终于停止。Pluto与“丧门神”分别隶属于英、汉语言中的宗教框架,但就“取他人性命”这一文化意象来看,两者具有某些相似性。


本文编号:3468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468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7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