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彭城刘氏家族与齐梁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07:22
  南朝彭城刘氏家族主要指活跃于齐梁之际的刘绘、刘孝绰父子及刘孝威、刘孝仪、刘苞、刘孺、刘令娴等近七十个家族成员组成的一个庞大文学群体。彭城刘氏家族围绕着齐梁的三大文学集团展开创作,同时家族内又同根相求,同气相应,故彭城刘氏具有家族文学集团和诸王文学集团的双重特征。本文力图在家族文学研究的问题视阈内观照彭城刘氏的发展脉络、创作情况,同时,又将彭城刘氏家族放在时代文学集体的洪流中,管窥家族创作与齐梁文风的相和、相反之处,进而确定家族对齐梁文学做出的贡献。探究发现,彭城刘氏既受到了文学集团内创作思想、审美倾向、艺术追求的影响,彭城家族诗歌追求形式美、语言美、艺术美,应用文的创作体现了齐梁时文章骈俪化的倾向,这些方面推进了齐梁文风的发展和嬗变。但也由于家族成员人生际遇和努力方向的差异,家族内出现了与齐梁整体文风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家族内边塞乐府诗的创作、七言诗的探索及女性作家的参与等方面,对齐梁文风演进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文章来源】: 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文章目录】:
目录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彭城刘氏家族与齐梁政治
    第一节 彭城刘氏的起源及家族世系
    第二节 彭城的地理环境与文化氛围对刘氏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彭城刘氏与齐梁政治
        一、彭城刘氏的联姻情况
        二、彭城刘氏的仕宦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彭城刘氏家族与齐梁文学集团
    第一节 彭城刘氏与齐梁文坛关系概论
    第二节 刘绘与萧子良文学集团
        一、萧子良文学集团的创作理念
        二、刘绘在永明文学集团中发挥的作用
        三、刘绘与王融关系探析
    第三节 刘孝绰、刘苞与萧统文学集团
        一、萧统文学集团的创作理念
        二、刘孝绰、刘苞对昭明文学集团的贡献
        三、刘孝绰与何逊关系探析
    第四节 刘遵、刘孝仪、刘孝威等与萧纲、萧绎文学集团
        一、萧纲、萧绎文学集团的创作理念
        二、刘氏家族在宫体文学集团里的角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彭城刘氏家族与齐梁文学演变
    第一节 彭城刘氏的文学思想
    第二节 彭城刘氏文学作品的类型和艺术风格
        一、彭城刘氏文学作品的类型
        二、彭城刘氏文学作品的风格
    第三节 彭城刘氏与齐梁文风的嬗变
        一、与齐梁文风的相和之处
        二、与齐梁文风的相反之处
    第四节 彭城刘氏对齐梁文坛的新贡献
        一、女性作家的参与
        二、各种文体的新发展
        三、文化方面的贡献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 [J]. 罗时进.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1)
[2]从题材上解读刘孝威的乐府诗 [J]. 张静.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02)
[3]南朝咏物诗与宫体诗之比较 [J]. 高淑平.  社会科学家. 2008(12)
[4]论彭城安上里刘氏刘宋时期的政治作风 [J]. 孙伟伟.  文教资料. 2008(28)
[5]论交际诗对“竟陵八友”及“永明体”形成之影响 [J]. 董艳梅.  世界文学评论. 2008(01)
[6]佛教与徐州地方文化 [J]. 丁卫果.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7]四萧文学群体与梁代诗风之变 [J]. 林家骊,陶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5)
[8]试论晋唐启文的体式嬗变 [J]. 钟涛.  文学遗产. 2007(04)
[9]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 [J]. 葛晓音.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10]萧统的文学观和《文选》 [J]. 曹道衡.  文学遗产. 2004(04)

博士论文
[1]南朝公牍文研究[D]. 黄燕平.浙江大学. 2011
[2]南朝文学集团与南朝文学[D]. 沈意.陕西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刘孝威研究[D]. 王园园.广西师范大学. 2011
[2]南朝彭城刘氏家族与文学[D]. 王婷婷.复旦大学. 2010
[3]刘孝绰及其诗歌研究[D]. 荣丹.湖南大学. 2007
[4]魏晋隋唐间的阳翟褚氏家族文化研究[D]. 余乐.兰州大学. 2007
[5]梁代“四萧”与文人关系及对梁朝文学之影响[D]. 孙士现.苏州大学. 2007
[6]魏晋南北朝行旅诗研究[D]. 丛炜莉.南京师范大学. 2006
[7]刘孝绰 刘孝仪 刘孝威的诗歌比较研究[D]. 张静.河北大学. 2006
[8]刘孝绰集校注[D]. 曹冬栋.东北师范大学. 2006
[9]南朝女作家丛考[D]. 尹玉珊.南京师范大学. 2005
[10]刘孝仪刘孝威集校注[D]. 童自樟.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44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44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2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